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美文欣赏: 你必有一样拿得出手

已有 3869 次阅读 2010-10-26 09:31 |个人分类:思想文化研究|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欣赏, 美文

        第一次读到此文大约是2002年,使我陷入深深沉思,当时感叹自己开始“进五”,回顾大前半生,实在是一无所长,实在没有一项能拿得出的本领,要向文中介绍的老太学习。以后,我就将这篇文章编入我的教学讲义中,每每以此激励自己和学生。纵观社会上各色人等,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绝活,我们要向一切有绝活的人致敬。我身边、我家乡很多人看起来是凡人,但仔细考究起来,实在是伟大的人。如几个工人,初中、高中、大专文化,一生从事宣纸制作,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到极致,被选拔到奥运会开幕式中做宣纸抄造技术表演,他们就是这方面的千古英雄;我到过的砀山县,见到有一批20世纪50—60年代的植梨专家,从科学院、大城市服从需要到哪儿扎根,为民造福,拿出的获奖证书,有国家的,有省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真不容易;蚌埠市一位工厂工人退休后,骑着三轮车到处搜集资料,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写出我国第一部《中国军制史》,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叫人好不汗颜;蚌埠市铁路上一位叫王大庆的工人,长期利用节假日,研究淮河文化,写出的文章大家看后,扔下几句话:“我们这个博导你来当算了!”“这个人是工人?我们这些教授又怎么样?”

      这些有绝活的人用自己的绝活构造了自己的脊梁,当然他们也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我每每被这些人的感动着。 他们的之所以有“绝活”,在于坚持,在于兴趣,在于胸怀,也可能在于他们没有课题费,没有研究费,没有。。。。。。。.

        不过我还想到,我们能否在人才判断、人才选拔的不拘一格上也向人家学习,真正做到野无遗才,让他们有报效国家和社会的更大平台?

        

你必有一样拿得出手

           林夕

我的一位商界朋友,45岁的时候、移居去了关国。

    大凡去美国的人,都想早一点拿到绿卡。他到美国后3个月,就去移民局申请绿卡。一位比他早先到美国的朋友好心地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请都快一年了,还没有批下来。”

他笑笑说:“不需要那么人,3个月就可以了。”

朋友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以为他在开玩笑。

3个月后,他去移民局,果然获得批准,填表盖章,很快,邮差给他送去绿卡。”

他的朋友知道后,十分不解:“你年龄比我大,钱没有我多,申请比我晚,凭什么比我先拿绿卡?”他微微一笑,说:“因为钱。”

    “你来美国带了多少钱?”

    “10万美元。”

“才是我带了100万美元,为什么不给我批反而给你批呢?”

    “我的10万美元,在我到美国的3个月内。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投资。一直在使用和流动。这个,在我交给移民局的税单上已经显示出来了。而你的100万美元,一直放在银行里,没有消费变化,所以他动不批准你的申请。”

    原来如此。

    美国是一个十分注重效率和功利的国家,你要对关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美国才会接纳你。在美国拿绿卡,只有两种人可以:一种是来美国投资或消费;还有一种人,就是有技术专长一这位商界朋友前不久回国,给我讲了一个他在美国移民局亲眼目睹的事,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美国。

    他在美国新民局申请绿卡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位中年妇女,从她被晒成古铜色的皮肤看,可以断定是一位户外工作者。出于好奇,他上前和她搭话,一问才知,她来自中国北方农村,因为女儿在美国,才申请来关。她只读完小学,汉语都表达不好。

    可就是这样一位英语只会说“你好”、“再见” 的中国农村妇女,也在申请绿卡。她申报的理由是有“技术专长”。移民官看了她的申请表,问她:“你会什么?”她回答说:“我会剪纸画。”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亮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就剪出一群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图案。

    关国移民官瞪大眼睛,像看变戏法似的看着这些关丽的剪纸画,竖起手指、连声赞叹。这时,她从包里拿出一张则报纸,说:“这是中国《农民日报》刊登的我的剪纸画。”

美国移民官员一边看,一边连连点头,说:“OK。”

她就这么OK了。旁边和她一起申请而被拒绝的人又羡慕又嫉妒。

    这就是美国。你可以不会管理,你可以不懂金融,你可以不会电脑,甚至,你可以不会英语。但是,你不能什么都不会!你必须得会一样,你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到极限。这样,你就会永远OK 了。

                  (《法制日报》2001年9月17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90922-377197.html

上一篇:向尊敬的网友们请教,请帮个忙?
下一篇:美文欣赏(2) 吴宓《我之人生观》之“职业志业论”

4 赫英 刘锋 赵宇 opticssim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