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姚远:《中国营养学杂志》:国人并非天生“东亚病夫”

已有 3072 次阅读 2010-10-30 08:07 |个人分类:期刊传播史论2|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东亚病夫”, 国人, 《中国营养学杂志》, 期刊科学传播史话

作者:姚远 谭秀荣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2-11 23:4:13
 
《中国营养学杂志》:国人并非天生“东亚病夫”

 
晚清以来,贬损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的说法不绝于耳,批判其说法的论著也广见于报章。然而,真正从科学上揭穿其谬误性的却是 1946年1月在抗战大后方贵州安顺创刊的《中国营养学杂志》(The Chinese Journal of Nutrition)。同时,它也标志着我国营养学学科的诞生和成熟。
 
该刊由万昕教授(1896~1994年)任经理编辑,由设在贵州安顺的军医学校陆军营养研究所主办。从第二卷起迁上海,改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编辑处设在上海国防医学院卫生实验室,先后出版2卷4期,刊载论文21篇,于1948年8月停刊。今《营养学报》为其继承者。该刊发表了我国最早的营养成分表。同时,发表了粳小米、糯小米营养、维生素丙对红血球及血色素的效应、胆醇对甲种维生素的影响、华北中学生营养调查、四川李庄人民之膳食调查等方面的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其创办者万昕教授于1941年在贵州安顺筹建和领导了我国第一个营养研究所——陆军营养研究所,并创办《中国营养学杂志》,主要介绍该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也发表有自己的《我国军队之健康与营养》等论文。他毕业于北京清华学堂,1920年赴美国留学,分别就读于美国三所院校,获硕士学位后于1929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专攻营养学,研究纯素食与荤素杂食对动物生长、繁殖及寿命的关系。1935年在国民政府卫生署任营养学专员。在此之前吴宪博士(1893~1959年),也为中国营养学事业的开拓和奠基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27年起,主要由吴宪和万昕等针对我国食物的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数十代动物大白鼠的研究,将纯素膳与荤杂膳为指标,分析研究了两种膳食的营养价值并明确指出:与欧洲人相比,中国人并非天生的“东亚病夫”,体质弱和身材矮是由于膳食质量低造成的,而不是种族和遗传上的差异。从理论上否定了外国专家及部分国内学者对中国人种族体质问题的各种偏见。这些成果大多由《中国营养学杂志》记载、传播并保存至今。
 
《科学时报》 (2009-2-12 B3 科学 文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9915-378524.html

上一篇:姚远:国人自办科学期刊之父杜亚泉
下一篇:姚远:《时务报》与“无线电报”传入国门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