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屋顶绿化: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

已有 5040 次阅读 2010-11-16 10:4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评估, 遥感, 绿化, 潜力, 楼顶

    前些日子,我们学校开展第七届科研型梁希杯竞赛。我一直鼓励我们水保本科班的同学参加,喜欢科研的学生不多,响应我的更少。非常伤心落寞,上周突然有环规班的学生和我联系,打算让我指导他们参加这次科研型梁希杯竞赛。接到电话非常高兴,我喜欢和喜欢科研的学生打交道。

    和他们见面之后,我很有压力,他们是五六个组建的团队,人数之多超出我的想象。当问到他们的科研思路的时候,我哪个汗呀。他们就让我帮他们想一个,我哪个着急呀。临时想到一个老命题,这个命题我思考了两年了,可是没有调研过,就粗浅地给他们说了说。我昨天网上,自己心里想了想,写了点东西。今天就这里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下,不知道科学网的高人们能否给我指点迷津,先谢了。

研究题目:基于遥感技术的北京市城区绿化潜力评估

立项依据:气候变化是国际关注焦点,政府间谈判的热点,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有着深远影响。近年低碳环保、绿色经济等概念受到媒体、公众关注。绿色植被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国际公认降低温室气体、减缓全球变化的有效途径。

城市是人口集中、经济密集区域,发展城市绿化不仅可以通过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等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并且还可以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提升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城市绿地面积,升级城市绿化水平,还具有唤醒、增强城市居民的低碳环保的绿色意识的教育功能。

城市是我国经济水平最高,绿化历史也最为悠久的区域,易于绿化的空间大都已经完成。但目前,大型建筑楼顶、新开发园区等空间还存在很大的绿化潜力。这些区域的绿化已经成为欧美国家城市绿化发展的热点,比如,香港政府将屋顶绿化、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工作内容。

目前在改善、提高当前绿地质量的基础上,开展大型建筑楼顶等立体绿化是北京城市绿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和方向。当前,常规测量方法通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而高精度遥感数据的可为解决这个难题提供了契机。因此,目前迫切需要采用新技术手段,对当前北京市立体绿化潜力进行定量评估,为未来开展北京市立体绿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潜在立体绿化建筑物的类型和分布

通过城市土地利用图、实地考察、小组讨论,同时整理前人相关研究,最终,确定有待评估区域的主要类型和空间位置。(汗呀,这原本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的。太急,没办法,不过对于大二的本科生,入手容易也可能很重要。否则容易挫伤他们原本极其脆弱的科学兴趣。)

   (2)城市立体绿化的居民态度调查

调查是否需要绿化;不同类型潜在绿化区域的进行绿化的紧迫性排序;查明造成至今未有绿化的原因。以期评估立体绿化实施的迫切性。(这个很重要呀,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觉得没有必要,哪这个研究可能需要立刻stop!不得民心呀。)这里需要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表,我想好了第一条就是:你愿意到我们学校主楼楼顶,欣赏北京的城市风光吗?这有个问题呀,因怕看到自由落体现象,学校里可能禁止学生等楼顶。)

   (3)立体绿化潜力的定量评估

首先,基于地面常规测绘方法,对典型建筑物的楼顶面积进行测量。然后,基于高精度遥感影像,通过数字化后计算面积。以前者的测量结果为依据,评估基于遥感方法的精度,进而证明方法的可行性。进而实现具有立体绿化可能建筑物的潜在空间范围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基于遥感手段将研究的空间范围拓展,得到大空间范围的潜在可绿化比重的空间分布规律。(这部分是研究的核心,其实如何建立快速评估的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与关键。)

4)潜在绿地的综合规划方案

区分不同潜在绿地类型,不同类型不同的规划;根据规划时间的紧迫性,确定规划的详细性;空间利用规划,比如空地和绿地的分布格局;植物规划,选择节水、耐寒、耐旱、耐风的具有高固碳特征的本地植物;投入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投入的成本,有助于不同绿地载体的负责单位决策。(锦上添花,研究要面向应用,这是这几个大二的学生最近教导我的。)

以上是我昨晚初步想法,非常粗浅,非常愿意看到您的想法,不知您有何高见?亦或,有何经验。

表扬以下热心的博友:刘洋,……

 



https://m.sciencenet.cn/blog-58729-384223.html

上一篇:如何选择?是个问题。
下一篇:2009-2010年Geomorphology前25大热门论文

4 刘洋 吉宗祥 侯成亚 唐常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