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秋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ongshiliang 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质、地面沉降、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研究

博文

钱锺书对待报纸和编辑的态度

已有 3789 次阅读 2010-11-20 20:09 |个人分类:自说自话|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编辑, 报纸, 人物纪事, 钱锺书, 百岁诞辰

钱锺书对待报纸和编辑的态度

       今年11月21日,是钱锺书先生的百年诞辰,不由想起了他老人家的几封来信,从这些信中,可以看到钱先生对待报纸和编辑的态度。
    
       坊间曾有一则传闻,说是1988年3月间,钱先生写了一篇有关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短文,化名寄给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的编辑,想试试他们的眼力,结果还是被编辑看出来了,云云。这件事我是知道的。钱先生确实用了笔名“中枢”(锺书的谐音),但他是直接寄给当时分管《夜光杯》的沈毓刚先生的。沈先生早年在上海光华大学读书时,是钱先生的学生,他们一直保持书信往来。记得沈先生收到这篇稿件非常高兴,对我说钱先生来稿了,命我抄一遍赶紧发排(当时还是铅字印刷)。类似的事不止这一次。沈先生常把钱先生的来信给我看,可惜我已记不住其中的详细内容了。但我记得那篇短文的题目是《也来“聒噪几句”》,钱先生在文中写道:“电视剧《西游记》是我爱看的节目,物难全美,当然也有漏洞。《新民晚报》3月7日鲁兵《莫把袈裟当便衣》中肯地指出过错。我学样另举两个可供商榷的例子。”大学者写通俗易懂的短文,钱先生是十分了解新民晚报风格的。
    
       钱先生不愿与新闻界打交道是出了名的,他对英国女记者求见时说的蛋与母鸡的比喻,已成为谢客的经典。转引者注:杨绛先生曾记:“一次我听他在电话里对一位求见的英国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记钱锺书与围城·前言》)】。其实,钱先生只是不喜欢新闻界那种追逐名人的浮浅的习气,他与新闻界并不隔阂。1988年10月我去北京三里河拜访他时,他对我说:你们报纸(新民晚报)办得很好。还问我,林放先生好吗?称赞他很正直,敢说一些刺耳的话。他对《夜光杯》的一些作者也很关心,如提到施蛰存先生,要我回去代致问候。
    
       钱先生对编辑的合理请求是给予支持的。1990年11月底,我收到老诗人王辛笛先生寄来的三首诗,其中两首为辛笛先生所写,另有一首《老至》,为钱锺书先生诗作。我去请示沈毓刚先生,能不能刊登?沈先生嘱我给钱先生写封信,征求他的意见。没过几天,就收到了钱先生的回信:
    
建平同志文几:
    来函谨悉。辛笛兄有此雅兴,牵连拙作,不敢杀风景,便付发表可也。并添两绝,以示助兴之意。但请万勿寄酬。毓刚先生处请代致候。草此即颂编安
                     钱锺书敬上
                     杨绛同候  三日

    
       从这封来信可以看出,钱先生是很照顾老朋友的情面的,同时,他也了解编辑想发表的心理。在补寄的第二首绝句中,钱先生深情地回忆了故人:

               雪压吴淞忆举杯,卅年存殁两堪哀。

               何时榾柮炉边坐,共拨寒灰话劫灰。

       诗后注道:忆初过君家,冬至食日本火锅。同席中徐森玉、李玄伯、郑西谛三先生、陈麟瑞君皆物故矣。
    
       因为对钱先生的尊重和了解,我们习惯于凡与他有关的事,先写信征询他的意见。如有一次,我收到了一位大学中文系学生寄来的稿件。说他毕业论文是写关于钱锺书先生的《围城》,他把论文寄给了钱先生,结果钱先生给他回了信,写了一些鼓励的话。那个大学生很激动,把这当作一段佳话。我们知道钱先生不喜张扬,没有贸然刊登,而是写信禀告了钱先生。钱先生回信说,他当时接到那个学生的论文,知道是想让自己写几句肯定的话,论文便能获得好成绩,于是就成全了他。钱先生当然不同意登这篇稿子。他对我们的慎重,表示赞赏。
    
       钱先生身体好的时候,每年会寄几首诗给《夜光杯》,总是声明“却酬”,因为我们向他赠报,他不愿“白看”。从中可以看出钱先生是很注重中国传统礼节的。

作者:严建平;转引自《新民晚报》2010-11-20-B5;原文题为“钱锺书先生的几封来信”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5562-385837.html

上一篇:许仙的生意经
下一篇:中国式炫富消费国外遇挫记

2 赫英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