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家庭生产和网络办公:解决能源短缺和交通拥挤的新思路

已有 3343 次阅读 2010-11-22 06:0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交通拥挤, 新思路, 家庭生产, 网络办公, 能源短缺

家庭生产和网络办公:解决能源短缺和交通拥挤的新思路

        杨学祥

 

学者郑也夫最近指出,如果我们改换了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改换了工作方式和监督方式,很多人从天天上班变成每周一次或两次上班,交通不是将极大地缓解吗?

 

北京交通堵塞又创新高,短期内难于好转。必须多方面下手,提高燃油税、停车费,扩大和改善公交线路,公民理性地选择交通方式,等等。笔者另辟蹊径,提个新思路。

 

说的更坦白一点,很多人一半以上时间可以在家里工作。大中学教师授课之外的多数时间可以在家工作,编辑记者可以在家里写作和处理稿件,编程人员可以在家里操练。不错,合作伙伴们需要在工作上沟通,但大量的交流可以在网络和电话中完成,几方间的交流可以开通特殊的电话服务,必不可少的碰面每周一两次大约足矣【1】。

 

我在20073月就提出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能源资源的网络办公:白领的工作,大部分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很多工作可以在家完成,通过网络发送到单位的计算机上,因此,白领是否在家工作,计算机上会有记录,相当于上下班签到。这样,就可以建立白领上班的弹性时间,错过蓝领上班的交通高峰。现在白领上班,很大一部分人士乘坐小轿车,他们退出交通拥挤时段,可以大大缓解交通压力【2】。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无孔不入,社会的每一个部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网络的身影。网络通讯、网络商务、网络购物、网络银行、网络游戏,网络新闻、网络杂志等等。网络活动的特点是快捷方便,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省力、省工、省设备,从而减少成本,达到省钱的目的。

              

    上下班定时集中的人流、节假日定时集中的客流,是交通部门头痛、上班族费时费力、单位和国家消耗能源、城市交通拥挤、铁路运力紧张的根本原因。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家里办公?

 

                       白领上班的弹性制

 

    我在20073月提出,根据工作性质,白领上班的弹性制的具体方案如下:

 

1.一周3天在家,2天在单位(主要用于会商和会晤)。

2.一周2天在家,3天在单位。

3.每个工作日有4小时在家,4小时在单位。

4.每个工作日有2小时在家,6小时在单位。

5.特殊情况,随叫随到(对有私车者更方便)。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通讯和网络视频可以为异地办公、网络会议、亲友汇聚、异地新闻访谈服务,避免旅途劳顿、减少经济费用、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能源和资源【2】。

 

                           网络型公司

 

    蒙牛企业以公司与养牛户联营的方式,创造了中国的乳业奇迹。其秘诀在于利用了社会上个体户的巨大资源。截止20069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超过4.43亿户,平均约每3人拥有1部手机;而CNNIC的《第1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总数为1.37亿。数以百万计的私人计算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网络型公司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办理网络服务业务和计算机工作平台,从事动画设计、建筑设计、技术服务、法律咨询等业务,减少办公楼和办公设备等大量费用,形成具有极大竞争力的新型企业。变私人计算机的娱乐性质为工作性质,可以节省大量能源与资源。

 

节约能源与资源,关键在于减少生产和生活的经济成本,避免重复和浪费,充分运用闲置资源和设备,实现最优化的经营和管理。网络为人类节约资源和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发展远景。当你在银屏上能与亲友论地谈天唠家常,为什么要千里跋涉舍近求远【2】?

 

 

参考文献

 

1.         郑也夫。在家工作:交通堵塞新解 (2010-11-20 09:55:49)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cddcf0100miq4.html?tj=1

2.         杨学祥。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能源资源的网络办公。2007/3/12 16:44:00 光明网博客。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3695.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386212.html

上一篇:台湾发生6.1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我国大部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和潮汐组合对比

7 张学文 王桂颖 赫英 吉宗祥 吕喆 杨华磊 杨文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1: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