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全球变暖权威的可信度:全球变暖加速还是减速?

已有 4394 次阅读 2010-12-1 08:18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全球变暖, 气候变冷, 加速, 减速

                 全球变暖权威的可信度:全球变暖加速还是减速?

                                 杨学祥

 

《伊朗新闻报》1124转印法新社报道,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高级官员Robert Orr呼吁,希望在1129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上,各国代表能够就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具体成果。他还说,将于2014年出炉的IPCC气候变化报告结论要比上一份(2007年报告)糟糕得多,参与气候变化调查的上千名世界各国气候科学家一致认为目前气候正在加速变暖,当前越拖延减排,未来付出的代价会越大[1]

 

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及其决策者认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90%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科学家们预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情况,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1.16.4摄氏度,海平面相应上升0.180.59[2]

                                                                                                    

新华网伦敦11月29日电(记者黄堃)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29日发布了一期专刊,汇集了多国研究人员的论文,集中讨论全球变暖4摄氏度的可能性和后果。英国气象局的理查德·贝茨等人的研究认为,虽然现在国际社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气温升幅控制在与工业革命前相比不超过2摄氏度,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多个预测模型都显示气温升幅可能会在本世纪内达到4摄氏度,在最坏的预测中,甚至可能在2060年左右升温幅度就达到4摄氏度。这样一个变暖幅度将给许多地方的生态系统带来灾难[3]

 

上述结论被实测数据一一否定,全球变暖权威的可信度岌岌可危。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可靠吗?西方科学家已经多次修改了他们的预测模型,至今未得到实践的证明,相反,实际数据一次又一次地否定了他们的预测结果[4]

 

据新华社伦敦1127(记者黄堃)英国气象局最新发布的气候研究报告说,各方面证据都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正愈演愈烈。报告指出,近10年来全球升温速度变缓并不是已有的减排行动发挥了作用,而是自然界本身一些因素变化的结果。英国气象局26日正式发布了这份名为《证据:气候现状》的报告,目的是为即将召开的墨西哥坎昆气候大会提供气候科学证据。报告由英国气象局专门研究气候变化的哈德利中心完成,汇集了全球多个气候研究机构近来的研究成果。报告说,各方面证据都显示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正愈演愈烈,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10年,而即将过去的2010年也会成为历史上最热的年份之一。报告还谈到了全球升温速度变缓的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地表气温以每100.16摄氏度的速度上升,但近10年的升温幅度比这个数据要低[5]

 

正是这个报告的实测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检验全球变暖预测的标准:全球变暖加速是虚夸,气候变化90%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是虚夸,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1.16.4摄氏度是虚夸。

 

根据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地表气温以每100.16摄氏度的速度上升的数据推算,100年后全球地表气温将上升1.6摄氏度。由于近10年的升温幅度比“每100.16摄氏度的速度上升”这个数据要低(为每100.08-0.16摄氏度的速度上升,而且是人为订正后的数值[4]),100年后全球地表气温比现在将上升1.6摄氏度应该是最高限值。如果气温转而变冷,全球变暖的危机就会变成子虚乌有。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及其决策者认为,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1.16.4摄氏度模型预测上升温度的最高限是实测温度最高限的4倍。全球变暖减速虚夸为全球变暖加速,如此虚构宣传,实在有违科学的基本原则。

 

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07:科学基础》及其决策者认为,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90%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2]。这表明自然因素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只有10%,影响不大。可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地表气温以每100.16摄氏度的速度上升,但近10年的升温幅度比这个数据要低[5],为每100.08-0.16摄氏度的速度上升,而且是人为订正后的数值[4],按平均值每100.12摄氏度计算,速度减少量为每100.04摄氏度,占总量的25%。这表明自然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至少为25%。气候变化90%的成因来自于人类活动也是夸大其词,毫无根据。

 

新华网武汉1118电(魏梦佳 沈翀)本月以来,突如其来的暴雪冰冻天气席卷了中国北方多个省份,北方8省区900多万人因此受灾。15日起,冷空气又一路南下,致使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多个省市遭遇罕见暴雪侵袭。气象专家表示,此次暴雪天气异常提前、气温频频大幅骤降,表明全球“气候危机”正逐渐迫近人们的日常点评生活。在气候变暖大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正呈进一步增加趋势[6]

              

明明是气温变冷,却用来证明全球变暖,气象学家的诡辩令世人震惊。在变暖数据上夸大其词,在变冷事实上颠倒黑白。气候问题的政治化将导致一场学术灾难。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研究》报告显示,在过去几十年气候变暖的过程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正日益加大。报告预测说,中国长江流域未来50年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2摄氏度,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将呈进一步增加趋势。有专家分析称,这也对中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新挑战[6]

 

该报告预测说,中国长江流域未来50年地面气温将可能上升1.52摄氏度,这是1970-2000年之间每百年全球地表气温上升速度的2倍,根据何在?

 

符合实际的预测模型才能使人信服,全球变暖的夸大宣传和颠倒是非只能令人失望!

 

人类活动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只能起到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全球气候的冷暖变化,主要受大自然的支配。近30年来全球迅速增温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但人类的力量并不能改变自然规律。拉马德雷现象的周期交替反复证明自然力量的存在。值得借鉴的是,1947-1976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曾使许多气象学家惊呼小冰期的到来。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全球变暖的势头将逐渐减弱,一个寒冷多震时期将在未来30年内发生。海洋巨震将深海冷水翻到表面,吸收二氧化碳,减弱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冷的放大器。对于能源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地球而言,这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7]

 

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变化,既反映了准60年周期太阳活动变化的能量传递过程,也是全球气候变冷的最初信息和前兆。全球变暖很快会成为过去,人类将遭受到大自然突然变冷的报复。

 

全球气候变化的警钟为谁而鸣?

 

 

参考文献

 

1.  IPCC称下一份气候变化报告结论将更糟糕。赛迪网 发布时间:2010.11.25 13:18      来源:商务部网站。http://miit.ccidnet.com/art/32559/20101125/2251939_1.html

2.  章轲。第四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引发的思考。绿叶,2007年第3期。http://www.qikan.com.cn/Article/lvye/lvye200703/lvye20070305.html

3.  黄堃。研究人员探讨全球变暖4摄氏度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20101130 10:31:42来源: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11/30/c_12831342.htm

4.  杨学祥,杨冬红. 全球持续变暖预测的第五次修正: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发表于 2010-11-30 7:17:26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8776

5.  黄堃。英报告显示全球气候变暖“自然”放缓 非人类减排作用。20101129 08:50:0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http://news.xinhuanet.com/2010-11/29/c_12826747.htm

6.  魏梦佳,沈翀。资料:中国异常暴雪天气敲响气候变化警钟。凤凰资讯> 国际 > 专题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 相关资料。20091125 13:18新华网。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gebenhagenqihou/ziliao/200911/1125_8756_1450283.shtml

7.   杨学祥. 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 上传日期:2004-3-18 上海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389102.html

上一篇:西藏当雄昨日发生5.2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未来三天北方将遇大风降温 东北再迎强降雪和潮汐组合

5 武夷山 周少祥 吉宗祥 丛远新 杨文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