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简至善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eweliu 大道至简,止于至善。

博文

感谢爱因斯坦

已有 3302 次阅读 2010-12-28 20:15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爱因斯坦

      这几天在看《相对论》。首先看的是“爱因斯坦讲述《相对论》”,看了之后,觉得收获颇多,感谢爱因斯坦。

      我将自己觉得很好的段落先写下来。

                                                             一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深切地领会到,那些驱使大部分人一辈子不停地追逐的愿望和奋斗,都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与现在相比,当年的这种追逐的残酷被更加精心地掩饰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之下。只因为有个胃,每个人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胃有可能得到满足,但是人不会,因为他还有思想、有感情存在。摆脱这种困境的第一条路就是宗教,他通过传统的教育机关灌输给每一个儿童。因此尽管我的双亲完全没有宗教信仰,我还是深深地信仰宗教。但是,12岁那年,我的这种信仰突然终止了。由于读了科普书籍,我很快就相信,《圣经》里有很多故事不可能是真实的。其结果是,在一场近乎疯狂的自由思考后我发现:国家总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青人。这种印象令人目瞪口呆。这次经历让我对所有权威产生了怀疑,对任何社会情景里都会起作用的信念都会持怀疑态度。我始终坚持着这种态度,虽然在后来由于对因果关系的更好洞察使它失去了原由的尖锐性。”

---------------------------------------------------------------------------------------------------------------------------------   

   爱因斯坦在少年的时候,就意识到——那些驱使大部分人一辈子不停地追逐的愿望和奋斗,都是毫无价值的。这是多么的有智慧。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可是有几个人意识到这点?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领会不到。如果能在年轻时甚至少年时领会到,他的人生会有价值的多。

      而且更让人称奇的是,爱因斯坦在12岁就经过思考发现:国家总是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青人。这样的人,洞察力是多么强,怪不得他能创立相对论。

                        二

   “像我这种类型的人,其成长的转折点在于,自己的主要兴趣逐渐从转瞬即逝、纯粹个人的层面解放出来,而转向努力从思想上去把握事物。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转折。”

        ----------------------------------------------------------------------------------------------------------------------------------

        问问我们自己,问问我们的学生:“你有什么兴趣?”

        好像很少人能够清楚的回答上来。很大原因是我们从小埋头于学习,其他爱好也没有培养起来。另外原因是我们的兴趣没有从“转瞬即逝、纯粹个人的层面解放出来”,今天对这个感兴趣,过两天可能对那个感兴趣了。但是,爱因斯坦做到了,他把主要兴趣转向努力从思想上去把握事物。的确是意义深远的转折。

                                                                                                             三

       “在这里,充斥着大量尚未关联的实验数据。可是,在这个领域里,我不久就学会了识别那种能导向基本原理的内容,而撇开其他许多东西不管,以免它们拥塞我的心智而使之远离精髓。当然这里的问题是,为了考试,人们都得把这些废物统统塞进自己的脑袋,而不管自己愿意与否。这种强制的结果使我气馁,以致在我通过最后一科考试以后的整整一年内,对科学问题的任何思考都深感不快。”

          “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乐趣的做法,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即使是一头健康的猛兽,如果它不饿的时候用鞭子强迫它不断进食,特别是强迫吃那些经过适当选择的食物,那么,他也会丧失其贪吃的习性的。”

         ------------------------------------------------------------------------------------------------------------------  

           看到这段话,我内心感到一种悲戚。我们为了考试,就是将那些废物和垃圾塞进自己的脑袋,这样的脑袋,如何才能够进行思考呢?如何才能做出有价值的工作呢?

            最可悲的是,我们仍然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做着这样的事情。无形的鞭子强迫他们不断进食,进食那些经过选择的垃圾食品,而他们已经丧失了求知的欲望。

            谢谢爱因斯坦,我希望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多一点自由给学生,转换教学方式,让他们有知识的饥饿感,找回求知欲。这也许是最重要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386099-398483.html

上一篇:写点给力的教科书好不好?
下一篇:顾着考试没时间学习

6 陈辉 许浚远 鲍海飞 杨华磊 cbai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