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我也谈进化论的误区--偶然

已有 3985 次阅读 2010-12-30 15:33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随机, 进化论, 误区

如果你是一名基督徒,如果你是一名佛教徒,或者,如果你是一个文盲或半文盲,我不跟你争论,我尊重你的信仰。不管人是怎么来的,只要你觉得人是什么东西直接创造出来的,如果那样会让你觉得舒服,那是你的自由,也是你的权利。逼迫他人信仰什么,不是现代文明所允许的。

可悲的是,一些受人尊重的教学、科研工作者,甚至,一些自认为是生物学家的人,只要道听途说一点什么事实,也跟着起哄,动不动就“质疑”或“动摇”进化论。

对进化论的怀疑,一是来源于无知者的盲目跟风,更重要的,是来自一些具有生物学背景的宗教信徒。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发表的言论具有一定的蛊惑能力。

偶然有一天,电闪雷鸣,轰隆隆地在海面上滚动;狂风呼啸,把海水卷起来化作浪头。霎时间,雷电抓住了一个涌得最高的海浪,把它打得粉碎,连水分子都分解开来,和空气中的氮原子合成了氨基酸分子--- 据说它就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本源。

氨基酸分子偶然地产生出最低级的生物--- 海藻; 海藻在数不清的“偶然”机会后,变出了低级植物和动物。又不知经过了多少“偶然”机会后,低级动物变成了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最后是灵长类的猴子--- 据说它就是人类最直接的祖先。

......这种可能性,就像在餐桌上放一袋面粉,一盒巧克力,一袋糖和几个鸡蛋;等到许多意外事故相继发生完了以后,你就发现餐桌上摆着一盆可口的巧克力蛋糕。

看了上面几段话,你可能觉得很有道理。问题是,生物进化的环境不不是随机的,生物体发生随机的变异后,环境的压力会使其中一些更好地生存和繁殖,另一些要被淘汰掉。这就是选择。进化的基础是随机的突变,但进化的过程不是随机。所以,上述的言论是在故意混淆视听,把读者引向歧途。

如果猴子有智,或者,几万年前的人观察蛋糕,他一定不会相信那个精致的蛋糕就是那几种原料做出来的,因为他的工具只有木棍和石头,他不知道制作蛋糕的复杂过程,他无法想象人能做出来。人能做出这样的蛋糕,也不是偶然获得的本领,也是几千年的积累。同样,面对一架大型客气,他更不会相信那是人做出来的,那一定是上帝的作品。

毫无疑问,完全的“偶然”不可能创造出复杂的生物。一些单细胞生物,如果有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营养,它们只会无限地繁殖,因为环境毫无压力。但“无限”资源是不存在的,地球表面的容量本身就是很有限的。

至于最原始的生命是怎么出现的,都只是有一定根据的猜测,而不是定论。反对者以此为突破口,其实不得要领。这个问题不是进化论的基础,不管原始生命以何种方式出现,都无关紧要。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4394-399127.html


下一篇:我也谈进化论的误区--猴子变人

6 王德华 陈辉 许培扬 杨华磊 杨文祥 tjlrx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