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年终算账看消防 精选

已有 4563 次阅读 2010-12-31 23:02 |个人分类:消防析灾|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趋势, 消防

年终算账看消防

火灾问题,其实是一种奢侈病。穷人缺燃料,失火难成灾;富人多舒适,物聚易失控。知道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灾难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了。人懒钱多没用好,回禄不免会光顾,这是有内在联系的。这里笔者回顾这一年的几次 火灾,看一看国内向发达国家迈进途中的几个火灾趋势或苗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里是热闹还是门道,任凭读者评说。

1.                 高层火灾

高层建筑火灾,一直是防火研究的重点领域。建筑安全的发展,从来都是波浪式前进的,发生灾难了,就紧一下;灾难过去了,就松一点。这一次如果不是死伤那么多人,谁也不会认为这有多么重要。其实,重庆高层火灾(89日)就是上海高层大火的先兆(11月15日),凡事都有苗头的。国内曾经发生过多次高层火灾,没有一次得到认真的研究,或带来很大的改进,终于导致上海高层火灾的世界影响。其实,高层火灾的防火常识到处都有,这一次的初级错误,凸显国内制度性的不足,不能系统地接受消防教训,就不能认真对待生活中的火灾风险。另外,保险业是消防工作的有效监督,保险业不发达是导致消防不力的重要原因。

2.                 城市大火

我说气候改变会带来城市大火的风险,有人不同意,认为城市大火是过去消防能力不足的表现,现在人多力量大,就不会有城市大火了。话音未落,福州分别在1121日和127日发生城市大火,虽然规模不大,仍然满足城市大火的定义。只要大火不再局限于一栋建筑,都可以算作城市大火,因为大火蔓延突破了建筑之间的防火隔离。12288时许,成都郫县安德镇天府商贸城发生火灾,火势波及29间商铺,过火面积近300平方米。这还是一次城市大火,这不过我们不承认罢了。城市大火的出现,凸显城市灭火能力的不足,承认不承认都是不能改变结果的。

3.                 野火失控

一般野火需要条件,气候、燃料和点火是失控的重要条件,还有一项条件是地形。过去,笔者一直不懂地形在野火中的作用,终于在道孚草原火灾中认识到了地形的作用。由于地势原因,火灾蔓延快,开放(没有屋顶)领域也会发生轰燃现象,导致12人无法顺利逃生,这是野火的复杂性和地形的特殊性造成的。然而,道孚大火凸显了国内消防投入不足,总是事后亡羊补牢,不能未雨绸缪的问题。救灾者不能自救,关键是缺乏职业化的培训和专业性的设备。我国火场伤亡大,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职业化的技能。为何过去伤亡小?因为缺乏燃料。

4.                 工业灾难

2010716日晚18时许大连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失火原因总是很简单(操作失误),成灾原因却大抵与应急方案的缺陷有关了。 7281011分左右,扬州鸿运建设配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运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平整拆迁土地过程中,挖掘机挖穿了地下丙烯管道,丙烯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爆燃。这两次事故,都和当初的安全设计不足有关,是先天性的设计问题。大灾发生有偶然,偶然之中有必然。我们只看到偶然(失火原因),没有看到必然(成灾原因),那是安全意识不足的结果。

那么这些事故对于国内消防事业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1.                 消防投入不足。由于我国消防投入是一个大循环,中央的拨款总是要等到灾难发生之后才可以进行,因此对地区的安全形势总是慢半拍。火灾是一种和地域气候相关的特殊灾难,也和当地的经济实力相关,对此大锅饭制度不能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和挑战。

2.                 保险监督不足。从国内很少有火灾相关的官司来判断,国内消防事业缺乏保险公司的参与,是政府工作的独角戏,缺乏经济的杠杆,消防投入是被动的,缺乏经济的动力,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关键还是以人为本的认识问题。

3.                 培训科普不足。如果专业人员牺牲,那是培训不足的问题,如果受害人是逃生过程牺牲,那是科普不足的问题。两者都需要专业协会的促进,因此培训科普问题,就是协会发展问题,对此国内认识很不足。没有专业协会的推动,没有人会关心英雄的牺牲原因,也没有人关心火场伤亡大的问题,这是当前科普的最大困境。

4.                 以人为本不足。这是大道理,也是最核心的道理。救人者,也是人;救灾者,还是人。何时救人,何时救灾?不是拍脑袋的决策,需要通过专业的分析和专业的队伍来进行。我国采取的消防制度,面对日益复杂的火灾形势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设备越来越好,伤亡越来越高,何故?重硬件,轻软件(培训),没有职业消防制度,就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和长远的投资规划。另外,安全是一项全民的需要,好制度应当动员群众的积极参与。过去的制度缺乏群众的参与,如何让群众参与(教育,培训,科普)正在考验当局者的智慧。

岁末年终,是总结教训的季节。不过,笔者在系统之外,不敢太深入评论,只是从几种灾难的趋势中寻找一点苗头,以笑大方。

有道是,年年岁岁火相似,岁岁年年灾不同,透过现象看趋势,以人为本论消防。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399760.html

上一篇:另眼看山木事件
下一篇:拆哪烧哪话防火

5 陆绮 向峥嵘 孙学军 侯成亚 vtwang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