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什么是创新的思维? 精选

已有 236898 次阅读 2011-1-15 00:52 |个人分类:学术会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创新思维

什么是创新的思维?  
(王德华)
 
201012月)在昆明参加《第四届整合动物学国际会议》,主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生物学效应。在这次会议上,以色列海法大学的A Haim教授作了一个很有趣的报告:夜间光照作为一种全球变化影响的因素。他的专业是动物生理生态学(环境生理学),与我是同行。他从鼠类等啮齿动物对光照的反应,讲到哺乳动物大脑接受光信号的器官-松果体,及松果体分泌的激素褪黑激素(就是电视上经常做广告的脑白金含有的一种成分),一直讲到夜间光照对现代人类生活的影响,尤其关注了夜间光照与人类女性的乳腺癌的关系等等,报告的跳跃性很大,学科范围很宽,知识面很广。他介绍的一些研究结果很有趣,如夜间光照对于小鼠的摄食节律产生了影响,导致动物的体重增加。由于城市化的进程,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城市夜生活的发展,人类的生活节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夜晚的光照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很严重的光污染。他的调查数据显示,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城市夜晚光照强度是密切相关的。他们的研究结果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未来城市的胖子是不是越来越多?需要倒班的一些工种,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的体重是不是会增加?城市女性是不是会受到城市夜生活或夜间光污染的侵害(乳腺癌发病率增加)?我们如何应对城市生活节律的变化?生理上、病理上这些变化,还会引起哪些连锁反应?等等,你会有很多的联想和疑问,这些当然就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兴趣所在。相信,会有学者在从事这些研究,也会有些不同的研究结果发表出来。
 
对于Haim教授的这个报告,听众反应不同。有的听众说这老先生真能忽悠,报告都扯到哪里去了;有的说这老先生的报告很有趣,思维真活跃,很受启发,特别欣赏他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敏锐。由于是朋友和同行,我当然很欣赏Haim 的思维,他是犹太人。犹太人的聪明和智慧是没说的。我想这就是创新思维,将自己的研究扩展到与人类医学价值密切的领域,用自己领域的知识,阐述和回答一些人们关心或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必然会带来新的思考,新的认识。大众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大众漠视但很重要的问题,如果有好的结果,自然会发到好的刊物上,如他们关于夜间光照改变小鼠摄食节律的结果就发表在PNAS上。他们针对这个夜间光照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不少工作发表。我去年在以色列访问他的时候,他跟我聊过他的一些工作和想法,如他利用地下活动的鼹鼠(一种视力很弱的瞎老鼠)在进行机理性的生理学研究,考虑到那些(天生和后天)盲人妇女的身体健康(如乳腺癌与光照的关系);与细胞学教授合作进行关照与癌细胞的关系研究等等,似乎有很多的科学设想(注:这些Idea 是可以公开的,若有学者愿意去探索,也是值得鼓励的,不属于思维剽窃。最近济南大学的科研人员撤稿,主要涉及原实验室的Idea 剽窃。我曾经针对有些青年学者出于赌气将自己未中标的基金申请书的内容公布在网上的事情,写过文章,建议要慎重。这是题外话。)
我感受到的另一个启发就是,事情认准了,就要认真去践行它,认真去思考和研究它,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一定会有结果的。Haim以前的研究,有部分内容是关注光照对动物能量代谢的影响,近几年又开拓了一个新的兴趣点。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魅力吧。兴趣驱动的,问题驱动的研究,就是这样的。科学工作者,痴迷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思考着将自己的研究与社会大众生活结合起来,创新的思维就会不断。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人们的各个方面(思想意识、生活方式、行为表现等)都在变化和发展中,不同的时代背景,会有不同的社会问题和人类健康问题、生活问题,这就是科学家创新的源泉。我们的学生经常迷茫的就是,我们天天研究老鼠,这些研究结果除了发表几篇文章,阐明一些没有几个人关注的自然规律外,有什么实际用途啊?我自己也曾经困惑过,做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哪个更值得?答案似乎很复杂,爱好、兴趣、机遇、大环境、个人背景、专业,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和决定着一个人的选择。所以,存有兴趣是很重要的,会发现机会和抓住机会是很关键的,敏锐的学术嗅觉是重要的,学术积累更是决定性的。
 
(王德华 20101213日写,2011115日完善)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57-404592.html

上一篇:博士生培养需要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吗?
下一篇: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年均超3万

22 姜永进 戴越 吉宗祥 王号 李志俊 鲍海飞 陈国文 杨洪强 刘立 朱教君 柳东阳 张天翼 王力 李学宽 唐常杰 刘广明 杨华磊 zgg zy88093139 zdlh wanglin777 xscjack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