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相当混沌的“中国的学术”的提法

已有 2259 次阅读 2011-2-9 10:37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海龟, 土鳖

相当混沌的“中国的学术”的提法。 (1146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February 07, 2011 07:39AM

这个题目是来自王老师的《海龟和土鳖都是中国学术的敌人》[blog.sciencenet.cn]。其中“中国的学术”的所指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是指作为“产品”的学术产出物?还是指学术的职业结构?还是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还是指学术职业(界)的“地域”习惯、“地域”文化? 

如果镜某的解读能力没有问题的话,王老师文章中是把中国的学术职业的“地域”习惯、“地域”文化与“学术产出物”连在一起了。并且把这个“中国学术”定位在“学术产出物”上,因此认为“海龟和土鳖都是中国学术的敌人”。 

但是,如果是这样解读的话,就无法理解“中国的学术是属于他们瓜分的禁脔”的说法。因为“学术产出物”显然不是被瓜分的对象。那是“贡献”,不可能被瓜分。可以被瓜分的一般为认为是资源一类属性的东西。因此能成为被瓜分资源的只能是“学术的职业结构”一类的事情。 

以今天的通讯环境,“全世界公认最聪明和最有成就的人在哪里研究和学习”应该不是问题了。其实王老师忘记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很多男性择偶时并不是考虑配偶的“生育能力”,而是更侧重“容姿”等与“产品”并没有直接关系的因素。 


在镜某看来,中国学术界的“地域”习惯、“地域”文化乃是中国学术和中国社会的“敌人”。made in china的“中国学术”,与其它的国货一样,是个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411316.html

上一篇:“无损检测”与“无损探伤”析辨
下一篇:成功和失败的不确定性:应科网韩老师的文章

1 刘进平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