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发表 SCI 论文可以“集体署名”是不是洋人学习咱们的? 精选

已有 13705 次阅读 2011-2-9 17:06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论文署名, 集体署名

发表SCI论文集体署名是不是洋人学习咱们的?

 

 

    在 发表SCI论文可以中文姓名 一文中,转载了《美国生理学杂志》(Am J Physiol)的作者署名要求,其中有这样的规定List all authors' names and their first names or initials exactly as they should be known, in the order of importance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Group authorship" is allowed, with the name of a group (such as a consortium or program) to be listed as an author, with members of the group listed in the Acknowledgements section. 就是要求作者署名时要按照对研究的贡献大小在文章中列出所有作者的姓名,并特意说明还接受集体署名 Group authorship(全部作者可以在致谢中列出来)。由于当今科学研究已经不是一个人单打独干的时代了,更多的研究是合作,不同单位的合作,不同国度的合作,这种趋势在某些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明显。所以,由于参与研究的人数众多,作者署名就遇到很大的问题,要是全部罗列出来,更是一大风景。我们已经领略过这种风景了。这样有些杂志要求署名时可以“集体署名”实际上是一种简化,方便读者阅读。

 

    我在撰写 我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的一些进展和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文的时候,参考了一篇关于藏人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机理的文章:

        Yi X et al 2010 Sequencing of 50 human exomes reveals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 Science 329: 75-78.

    学生修改的时候,修改成了下面的格式:

    Yi X, Liang Y, Huerta-Sanchez E, Jin X, Cuo ZX, Pool JE, Xu X, Jiang H, Vinckenbosch N, Korneliussen TS, Zheng H, Liu T, He W, Li K, Luo R, Nie X, Wu H, Zhao M, Cao H, Zou J, Shan Y, Li S, Yang Q, Asan, Ni P, Tian G, Xu J, Liu X, Jiang T, Wu R, Zhou G, Tang M, Qin J, Wang T, Feng S, Li G, Huasang, Luosang J, Wang W, Chen F, Wang Y, Zheng X, Li Z, Bianba Z, Yang G, Wang X, Tang S, Gao G, Chen Y, Luo Z, Gusang L, Cao Z, Zhang Q, Ouyang W, Ren X, Liang H, Zheng H, Huang Y, Li J, Bolund L, Kristiansen K, Li Y, Zhang Y, Zhang X, Li R, Li S, Yang H, Nielsen R, Wang J, Wang J. 2010. Sequencing of 50 human exomes reveals adaptation to high altitude. Science 329: 75-78.

 

    当然学生的修改是正确的,我们《兽类学报》的要求是在参考文献栏目中将文章的作者全部列出来。这样一来,大家一定发现问题了。有没有简单的方式呢?有的。 《自然》(Nature)杂志就采取了简单的方式,在作者栏中按照研究集体署名(见下图)。

 

    实际上这种集体署名方式,我们国家的学术期刊很早就实行过,还是在文革期间。那个时代,大概是崇尚集体主义,不提倡个人主义(也许是其他原因,我不知道,请老专家们提供相关信息)。在上世纪70年代,集体署名的文章很多,见后面的一期文章目录截图,是1978年的《动物学报》。

 

   对于众多作者和单位参加的研究成果,集体署名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但在引用的时候,是采取咱们国家的“集体名称”还是继续按照“全部列出作者姓名”的做法?多少作者就可以建议用“集体署名”呢?如果我们组的文章超过10名,可否用“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组 Animal Physiological Ecology Group ”署名呢?

 

    谁说国人缺乏创新意识?我不敢肯定说集体署名方式是老外学习咱们的,但他们的这种做法应该是比咱们晚吧。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文革期间的事情,不是什么都很糟的,那个时期很多产品的质量远远胜于今天的。这些事情,怎么评判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757-411423.html

上一篇:科学人做科学事
下一篇:科学网上的男性也喜欢梦露

17 李学宽 吕喆 唐常杰 刘进平 郭向云 杨洪强 徐耀 王随继 许培扬 武夷山 郑永军 王启云 王孝养 王桂颖 刘圣林 高建国 zgg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