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媳妇”和“媳妇儿”的辨别

已有 2855 次阅读 2011-2-9 17:11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镜子, 说文解字, 媳妇儿

“媳妇”和“媳妇儿”的辨别
作者: mirror
日期: 02/09/2011 02:23:25

也谈探伤与检测中,金老师谈到了“媳妇”的说法。自己的配偶叫“媳妇儿”,儿子的配偶叫“媳妇”。因此,“媳妇”对应的说法是姑爷、女婿。这个用法显然不是按人数的多少来定。所谓“普通话”的用法就是这样定的。因此即便是
Quote
全中国大部分地区,甚至是全部的汉语词典,都说媳妇是儿子的妻子
,也改变不了“普通话”中媳妇的定义。

金老师说:很惭愧,至今我都不能区别“检测”与“检验”两词。这只能说国人的国语教育的不到位。“检验”的视点是在某个体系之外的,而“检测”则模糊一些,也许是在体系内的视点。比较典型的例子有“验货”的说法。这是收货方来作的事情,不能由供货商来作的事。供货商做的事情只能叫做“检查”。“验枪”、“验伤”等的用法,都是隐含着第三者的视点。因此“检测”与“检验”的区别并不在于范畴的大小,而在于视点、立场的不同。

探伤显然是没有把分析(化学分析)包括进去。然而有时候所谓的“伤”并不表现在物理的缝隙,而是反映在(元素)成份的偏析上。因此,“探伤”需要改变说法进化到“检测”的说法上去。说到“评价”,那就是再加上一个主观意见。

这种辨词的事儿,应该在中学里讲一点儿为好。比如说超和越的区别,国人不敏感,而把汉语当外语学的人就要问了,什么叫做“超”?什么叫做“越”?什么叫做“道”?什么叫做“路”?这都是师姐的专业应该给出答案的。如果多数人不知道,那就是师姐们的“渎职”了。当然另外的观点就是这就是“学问”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看到师姐的“贡献”的说法,来了些灵感。
作者: mirror
日期: 02/09/2011 02:39:49

“贡献”与“借贷”有些相似,是对一件事情当事人双方不同的看(说)法。不过人们把汉语当作母语,不太 介意罢了。“贡”是说接收方的视点,“献”则是提供方的视点。“借”是负债人的视点,“贷”则是债权人的视点。

这样的组合可以称为“矛盾”组合,或者叫“配偶”组合。分析这样的现象应该是个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几个人(5-10)凑在一起,一月一次例会,一个人值日坐庄。

纳-赋税,一个是缴税,一个是征税的视点。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411424.html

上一篇:有趣的玩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归民政部管理
下一篇:事情不是想的那样容易——评论许老师的校车话题

2 唐常杰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