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怀念敬爱的黄老师

已有 5315 次阅读 2011-3-1 09:06 |个人分类:朝华午拾|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中学老师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中学几年对我的影响最大。而在中学中,黄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所以可以说,黄老师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老师。

在鞍山中学,黄老师一直是我的数学老师,后来还是班主任。他长得粗旷,留着络腮胡子,大声地说着浓厚的福建口音,给人一种“凶狠”的形象。不但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特别怕他,我刚进中学时也被他“当头棒喝”了一下。有一次,他要求我们背出10到20的平方值。因为不是书面作业,我就忘了这回事了。第二天上课,他叫起学生背平方。大多数同学都背不出。而黄老师不管是好学生差学生,背不出的都严厉批评。我被吓了一大跳,连忙心算“抱佛脚”,幸而等叫到我时我已经能背出了。然后,黄老师又语重心长地说:回家的“功课”不光是作业本上的“作业”,还有预习和复习。只有做完所有的“功课”,才算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当时还在“文革”中,我们不管成绩好坏,对学习都不很重视。黄老师的这堂课对我印象极深。到现在我还记得10到20的平方,还记得每天做“功课”的重要。

也是在文革中,有一次我们星期日到学校做测量作业,做完后就和黄老师聊了会儿天。他说:你们现在考一百分也不稀奇的。你们学的东西比文革前少得多了。这又让我如梦初醒。从那以后,我去找了文革前的教材和辅导材料来课外学习,从而在恢复高考后的学习热潮中占了先机,走上了科学的生涯。回想起来,那个下午可说是我中学时代的转折点。

“文革”结束后,在“向四人帮讨还青春”的口号中,我们都投入了为高考发愤学习的热潮中。那时我们重新分了班,黄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接触多了,我心目中的黄老师不光是“严师”,而且成了“益友”。那时我的努力学习,一半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一半也是为了对得起黄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心血。黄老师从大学毕业就分到上海当老师,而他妻子在东北工作, 当时“牛郎织女”已经十几年了。黄老师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长年住在学校两间教室里。晚上学校食堂不开门,他只好用煤油炉给全家做饭。就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黄老师还是把全部心血扑在学生身上。他要教几个不同程度班级的数学,还要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资料,并辅导部分同学参加竞赛。他还专门辅导我自学微积分,帮我批改作业。有时我晚自习回家时发现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会进去向他请教一些题目。好几次我们讨论到深夜,我才惊觉他的孩子们还在等他睡觉呢。现在我有了家庭孩子,才体会到那是多么大的付出和牺牲啊!黄老师不但教了我数学,还给我树立了一个敬业,负责的榜样,让我知道,把事情做好是没有止境的,事业就需要那样全身心地投入。

同样令我感动的,是黄老师的“人梯”精神。他从来不摆架子,只是把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很多次我去请教问题,他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演算。这和上课不同,因为没有备课。所以他也会犯错误,常常还是我先得到答案。可是他毫不在意,反而乐在其中的样子。其实这种教法让我的得益更深,因为我看到了一个数学头脑是如何工作的,而不只是工作的成果。但是把自己的错误和无知暴露在学生面前,这远远不是每个老师能做到的。他也常常告诉我们学校和区里其他老师的专长,鼓励我们去找那些老师请教。虽然当时我不谙世事,也被他深深地感动,而对他更加心存敬意了。在黄老师的影响下,我们班的同学相互帮助蔚然成风,尽管在很多场合我们都是竞争的对手。毕业时,不仅有很多人考上大学,而且我们班还被评为市里的先进集体。

去年十一月,母校举行五十周年校庆。我当时就想写黄老师,作为校庆的投稿。可是懒了一下,就没写。谁知不到几个月,黄老师就离开了我们。所以我现在只能以此告慰恩师在天之灵。黄老师,您的心血没有白花。学生永远记着您!

【注:老师一向低调谦虚,而且我现在也无法征求他的许可发表这篇纪念。所以我在文章中隐去了老师的真姓和真名。】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9766-417585.html

上一篇:《食祷爱》:心灵疗伤的良方
下一篇:华盛顿政治的一扇窗口:Tenet自传读后

1 岳劲峰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