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在意料之中

已有 3758 次阅读 2011-3-9 13:53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太平洋, 当地时间, 日本首相, 北京时间, 地震发生

日本东北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
2011年03月09日 12:26
来源:国际在线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国际在线消息(驻日本记者 谢宏宇):日本东北地区9日上午发生里氏7.2级地震,日本气象厅目前已经向青森县的太平洋沿岸、岩手县、宫城县和福岛县发出海啸预警。
据日本气象厅观测,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0时45分),震源深度约10公里。在本次地震中,宫城县北部地区震度为5级弱,东京市中心一带震感明显,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日本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已经设立专门的信息联络室处置震情。
据东日本铁路公司透露,受本次地震影响,东北新干线白石藏王至新青森段为确保安全一度停运。另据来自日本东北电力公司的消息称,本次地震并未对宫城县内的核电站造成损害,核电站目前运转正常。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发生4.2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地震统计特征对比
已有 202 次阅读 2011-3-7 05:32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地震 潮汐组合 统计规律 拉马德雷 灾害链    推荐到群组
 
全球视图
 
http://www.ceic.ac.cn/eq_detail2.jsp?id=109134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值得关注的统计特征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中间10年中国东部开始出现7级以上地震。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0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和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进入中间10年后,特别是在后10年,应加强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监测。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发生4.2级地震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07日03:56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 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3月7日1时51分,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北纬39.0度,东经111.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5公里。
(责任编辑:UN017)
http://news.sohu.com/20110307/n279683946.shtml
智利发生6.2级地震
2011-03-07 02:20:00 来源: 海南日报(海口)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据新华社圣地亚哥3月6日电 (记者赵燕燕)当地时间6日上午9时31分左右,智利北部边境地区发生里氏6.2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测定,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87.8公里。
作者:赵燕燕
(本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
http://news.163.com/11/0307/02/6UGQSCNT00014AED.html
南大西洋南桑德韦奇群岛发生6.6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6日23:11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位于南大西洋的南桑德韦奇群岛格林尼治时间6日14时32分(北京时间6日22时32分)发生里氏6.6级地震。
http://news.sina.com.cn/w/2011-03-06/231122063654.shtml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1-03-07 01:51:36 4.2 39.0 111.7 5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
地图 2011-03-06 22:32:36 6.5 -56.1 -27.2 90 南桑威奇群岛地区
地图 2011-03-06 20:50:57 3.1 32.4 91.0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
地图 2011-03-06 03:24:39 3.7 32.9 92.0 10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交界
地图 2011-03-06 02:31:02 3.7 31.3 103.6 18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
地图 2011-03-05 04:16:53 3.8 43.9 87.1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 
地图 2011-03-04 09:01:14 3.7 32.1 94.5 6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巴青县
地图 2011-03-03 23:08:20 3.4 32.5 105.1 20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地图 2011-03-03 15:54:26 4.1 33.8 101.1 7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交界
地图 2011-03-03 10:41:25 3.1 39.0 75.2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地图 2011-03-02 19:43:15 3.0 34.2 104.9 7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
地图 2011-03-02 09:18:34 4.2 39.0 75.2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
地图 2011-03-01 15:13:49 3.7 28.2 104.9 20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珙县、长宁县交界
地图 2011-03-01 00:32:24 3.1 32.8 92.1 10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交界
http://www.ceic.ac.cn/
2011年3月潮汐组合:倒春寒可能性很大
已有 547 次阅读 2011-2-20 11:38
                    2011年3月潮汐组合:倒春寒可能性很大
                                 杨学祥
    2011年1-5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3月是第三个强潮汐月,倒春寒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严防强寒流的爆发。
    潮汐组合A:2011年3月5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同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7度,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两者最强叠加,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6日为月亮远地潮,比近地潮减弱35%。
    潮汐组合B:2011年3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82247度,同日为日月小潮(上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变大,强度相对变弱。
    潮汐组合C:3月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8度,20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21日为春分,日、地、月在赤道面成一线排列,四种天文奇点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大,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3月2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3.7172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大。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倒春寒和沙尘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4789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7883
中强地震频发和潮汐组合:关注地震的统计特征
 2010-10-9 05:3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拉马德雷,地震周期,统计特征法,地震活跃期    推荐到群组
                 中强地震频发和潮汐组合:关注地震的统计特征
                                         杨学祥
    2010年10月8日为日月大潮,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7度,6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与潮汐组合对应,10月6日3.3 级地震发生在吉尔吉斯斯坦、4.5 级地震发生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4.3 级地震发生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兴文县交界,7日3.4 和4.4 级地震发生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8日3.7 级地震发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6.4 和6.1级地震发生在安德烈亚诺夫群岛附近海域、6.2 级地震发生在印尼哈马黑拉岛附近海域、3.6 级地震发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地震频发与潮汐组合有很好的统计对应性。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对过去的一些数据分析后发现,1952年,1957年、1960 年、1964年4场9级以上特大地震就发生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的前17年。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后,在2004年12 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就发生了9.1级强地震,并造成了27万的人员伤亡。其后,2005年3月29日和2007年9月12日印尼苏门答腊又连续发生两次8.5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强震频发已经成为事实。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因为考虑到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超过历史的记录。由此导致的地壳均衡运动也可能超过历史的规模。这是比温室效应更危险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后果【1】。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22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国外数据:2)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7)次,在1978-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0-201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4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0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1996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PDO)。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PDO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近100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1890年至1924年,而1925年至1946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1947年至1976年,1977年至90年代后期为“暖位相”。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100-200m海水层变为两极2000m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20世纪4次9级以上特大地震都发生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1952年11月4日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1957年3月9日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发生9.1级地震,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9.5级地震,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发生9.2级地震。1952-1964年特大地震首发年滞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首发年5年,2004年12月26日印尼9级特大地震滞后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约4年,按此数字特征,2010、2014、2018年及其后一年,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就很大,最大潮汐和地球自转也有准四年周期。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2】。
    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级地震第一次验证了特大地震的活动规律,这一规律还需更多数据的验证【3】。
    中国首席地震预报专家孙世鋐最近指出,我觉得根据过去100年的地震历史的资料的分析,现在这个状态有可能进入一个地球的地震频发的这么一个时代。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100年前60年,全球发生8.5级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从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级地震以后,在之后的四五十年里面,全球就没有发生一次8.5级地震,就是说显示出来,这种强地震,尤其是特大地震,它是在某些时代发生,某些时代相对比较平静。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已经变为地震专家的共识。
    值得关注的统计特征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后10年东部地区也有强震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中间10年中国东部开始出现7级以上地震。
    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前10年全球8.5级以上地震和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进入中间10年后,特别是在后10年,应加强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监测。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1947年至1999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数据的特征分析。发表于 2010-4-11 11:31:22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10914
2.  杨学祥, 杨冬红.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百科知识2008.07上,《百科知识》2008/07上,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3.  杨学祥,杨冬红.  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 发表于 2010-3-3 7:17:40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914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71227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IP: 219.82.46.*   删除 回复
[5] 匿名   2011-3-7 20:25
1889至1919、1920至1950、1951至1981、1982至2012如果这三十年这样排,那么1889至1919年就不会是4次地震,1920年至1950年好不会只是一次地震、1951年至1981年不会有11次地震、1982年至2012年前二十年是零度次
这是我针对网上的数字对比的,有些地震年月在网上查不到资料,如果查得到就更清楚了。虽然拉马德雷相位与中国的天干地支不一样,但总有一个起始年吧,如果1889就是起始,那这种计算地震的方法有一点牵强了。
盛红月
博主回复(2011-3-9 03:20):拉马德雷冷位相和暖位相是客观观测的结果,不是任意排列的。  IP: 219.82.245.*   删除 回复
[4] 匿名   2011-3-7 14:22
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发生4次,在1925-1945年发生1次,在1946-1972年发生11次,在1977-2003年发生0次,在2000-2005年已发生2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0-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我不知道这个网上的地震数据有没有错
盛红月
博主回复(2011-3-9 03:17):不同资料的统计有所不同。差别不是很大,趋势是一致的。  IP: 219.82.245.*   删除 回复 [3] 匿名   2011-3-7 14:01
我个人认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有些混乱,冷暖相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本身就没有周期性可寻。在1889-1924年发生4次是35年,在1925-1945年发生1次如果前后平均一下应该是27、5年、为什么一定要35年呢?说明4次地震中有一半或者更多是在30年后的5年中发生的,太随意性了,如果地球运转随意加10天减10天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只要中国目前所有的建筑还能抗上五级地震总还渡得过一些难关,
盛红月
博主回复(2011-3-9 03:14):有些自然现象不存在严格的周期,通常说太阳黑子有11年周期,实际上是9-13年的平均值。拉马德雷周期也是一样,为50-70年。  IP: 221.210.51.*   删除 回复
[2] 匿名   2011-3-7 10:56
请问杨老师: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已经变为地震专家的共识。今年3月份会有一场8级左右的地震吗?大概位置在哪里?谢谢您.  删除 回复
[1]赫英  2011-3-7 06:42
为什么近期地震比较集中在山西,沿北东向的影响会如何?
博主回复(2011-3-7 08:55):西太平洋的挤压作用明显。关注俄罗斯、日本、菲律宾的地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19555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420420.html

上一篇:日本发生7.2级地震和潮汐组合对比
下一篇:美国加州海湾突现数百万条死鱼:新西兰百余头鲸搁是地震前兆?

6 许培扬 赫英 侯成亚 张骥 钟炳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