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黄世东央视说酥梨

已有 3112 次阅读 2011-3-30 22:26 |个人分类:淮河文化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中央电视台, 小伙伴, 文化馆, 砀山县, 沙壤土

黄世东(1948.10—),砀山县人。砀山县文化馆原馆长,现任砀山县摄影协会主席。黄世东出生于砀山县黄河故道南岸的一个村庄。细柔的沙壤土和葱郁的酥梨园是他儿时成长的摇篮;离村庄不远处那蜿蜒的黄河故道大堤是他和小伙伴儿时玩耍的天堂;丰厚的故道文化底蕴和数不清的梨乡民间传说故事,给他留下甜蜜的童年记忆。

黄世东自幼酷爱文化艺术,长大后,走上圣洁而充满挑战的文化事业之路,长期的群众文化工作,使他深深根植于黄河故道沿岸广大的梨园和乡村之中。深受齐鲁和梁宋文化影响的纯厚砀山民风,充实了他故道文化的知识积累,使他更加热爱砀山县这片美丽丰饶的热土。

20068月,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决定以《走进宿州》为主题,以《黄河故道的传奇》为节目切入点,做一期全方位、多角度介绍砀山县的专题节目。经过县委宣传部和央视摄制组以及来自砀山多个单位十多位专家学者的数次座谈,县委宣传部和摄制组决定让黄世东出镜介绍部分内容。在摄制组进驻砀山的近10天时间,黄世东和摄制组全体人员一道,冒着40度的高温,走遍砀山县黄河故道沿岸的梨园和村庄,较全面地介绍了砀山酥梨在砀山县文字记载的300多年栽培历史,摄制了砀山境内70万亩堪称世界之最的连片果园。同时,也介绍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自1168年至1855年近700年流经砀山境内,并造成“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黄河水患给历史上的砀山百姓带来的灾难,且引申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一民间谚语典故即出自这里黄河故道。在此期间,黄世东还带领摄制组到省果园场、县园艺场和更多的乡村果农的酥梨园,介绍了“砀山酥梨”之所以成为驰名中外的名优特产品,是与这里独特的土壤、光照和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此间,他还带领摄制组参观了砀山县“第一届梨王大赛”选出的一枚净重2400克特大酥梨。同时,还介绍了砀山境内的超细黄沙壤土。

20061112日,经央视剪辑后近30分钟的《黄河故道的传奇》专题节目在央视国际中文频道首播,之后又在央视四套和八套三次重播,安徽卫视之后也多次转播了这一专题。

中央电视台以近30分钟的鸿篇专题介绍砀山县的历史与现状,这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节目播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互联网至今仍有网络对此专题发帖予以高度称赞,并在国内外广泛传播。(见200842日《拂晓报》)


https://m.sciencenet.cn/blog-490922-428136.html

上一篇:张阜文主编 《梨花诗笺》
下一篇:徐义流 —— 酥梨培植技术专家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3: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