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longipc 省身是我家宝宝的名字,吾日三省吾身。自勉共勉。

博文

没日没夜过两年,怎么样?

已有 3431 次阅读 2011-4-16 08:05 |个人分类:心态最要命|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研究生, 幼儿园, 工作量, 出版人, 个位数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说他不长,我们以往的每次经历都大于2年,幼儿园3年,小学5年,中学6年,大学4年,研究生6年,两年放在里面不显山不露水;说他不短,两年,730个日夜,个位数不显眼,换算成小计量单位就刺激了,3位数了,我们一生又能有多少个730天呢??

来南宁的路上,买了本《特别关注》消遣,里面的一篇文章引起我的注意,出版人何飞鹏先生的《没日没夜过两年》,文章的意思大体是说,何先生认为,培养一名合格的全能出版人周期需要2年,这2年内,他会一直给受训者加重砝码,加大工作量,受训者就需要没日没夜的忙碌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但这魔鬼地狱似的两年最后会培养出来一个真正的出版界精英。

何先生在文中不无遗憾的说,可惜能坚持2年下来的人,凤毛麟角。

我很理解这一点。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虽然这话很俗,但意思很对,人上人不多,因为能吃得苦中苦的人本来就很少。而且能吃苦与成功还不完全能划等号。

我就是一个没怎么吃过苦也不怎么能吃苦的人。

深刻的剖析自己的人生历程,侥幸、投机的心理一直占据上风,也许我是幸运的,学习不刻苦,母亲小时候经常拧我耳朵“你怎么这么贪玩,就没见你学习过,看看你哥哥姐姐都多用功”,这是爬在台灯下埋头苦读的哥哥姐姐们就会暗自窃喜,结果,哥哥大专毕业,姐姐本科毕业,倒是最懒散的我却稀里糊涂的读到了博士,连带着博士后也做了。

也许是有点小聪明吧,可能是从商人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一点滑头滑脑,见风使舵,唯利是图,所以我会不折手段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这条路太难咱就换条路,直接抵达不了梦想,咱就曲线救国,但中间到底吃了多少苦,似乎还真没有感觉。

但这种幸运不会一直陪伴一个人,而且是这种稀薄的侥幸。

工作马上就有1年了,这1年里,我为我的不能吃苦付出了一些巨大的代价,基础不够扎实,思想浮动,见异思迁,因为缺少吃苦的精神,遇困难就让的毛病害我不浅。

困难其实是个好东西,咬紧牙,战胜他,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何先生的文字给了我一个启示,我现在还年轻,还没有到悲白发的年纪,拼出去2年,没日没夜的忙碌730天,失去一些安逸,我相信会收获更多超出期望的果实。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038-433780.html

上一篇:崭新的
下一篇:儿子名字的由来

3 朱新亮 曾庆平 文双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3: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