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icupi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icupid

博文

What's love-as for as I'm concerned

已有 1932 次阅读 2011-4-18 11: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爱情, style, 手机短信, 有情人, 宝宝出生

    曾经,一位好友在宝宝出生时,通过手机短信群发的形式通知了所有认识的人。可以想见,他和他的家人是多么高兴。他和爱人婚前已相恋八个年头,过程颇为一波三折,也曾经遭到父母的极力反对,终于修得同船渡。俗话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嘛。如果真心相爱,爱得如此深沉、爱得如此坚定,其实外在的阻力只不过是一个个的小插曲,阻力越大会越发坚定两人爱情的信心。这让我又想起大姐的婚姻,期间的辛酸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其实,我真得不懂爱情竟然有如此强烈的力量,虽无摧枯拉朽之势,但足以力挽狂澜,使得受到家人万般阻挠、濒临垂危的爱情继续延续下去,进而修成“正果”,直到最后结出爱的结晶。

   并不是佩服谁和谁的爱情多么神圣、多么伟大。对于爱情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尽可以把“爱情”描绘得足够“神圣、高尚、纯洁”甚至“伟大”,也可以说“爱情他妈的是什么东西!”、“爱情在现实面前什么都不是!”。毕竟,人们的爱情体验不尽相同,爱情历程可谓迥异,要么轰轰烈烈、要么平淡无奇。而在婚姻生活开始几十年后仍然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像谈恋爱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对“爱情”忠贞的男男女女似乎已不多见。或许,“爱情”本该是很高贵、贞洁的,需要人们像呵护自己的皮肤般地去关照它。然而,世俗的东西过多地浸染了爱情的躯体,使得它的肌肤不再温柔、细腻、洁净,而变得粗糙、丑陋、肮脏。往往这个时候,很多爱情受挫的人,或者离异的人会很愤青地嫉妒世人的爱情,甚至诅咒他人的爱情。­

    当然,也有这样一类人,因受到爱情的打击,从而变得一蹶不振,甚至惧怕爱情,惧怕接受任何人的爱情,担心痛苦的结局会再次重演。明知结局不会像预期得那样美好,不如从不介入这趟浑水的好。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想法而已。­

    那么,保持独身主义的人又是抱有怎样一种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具体一点就是爱情观是怎样的呢?可能曾经遭受过爱情的打击甚至重创,但只是针对一部分人。那么会不会有这样一类人,就是抱定独身一生一世呢?我坚信肯定会有这样的人,即被人们称之为“老光棍儿”的人,膝下无儿无女,老了可以住进养老院,死后立个墓碑,无人知晓。其实,这种人的境界是最不可亵渎的,正如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第四卷中对人的生命的诠释那样,其实人在这个世上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关键是你能够在有生之年给他人、社会带来什么,而不是在于自己拥有多少财富、感情生活多么丰富、地位多么显赫。因为,在你死后,最终会化为一撮灰融入大地,作为孕育下一个生命的肥料。在你死后,还会有谁记得你的名字、你的事迹、你拥有多少财富、你的地位多么显赫。只要自己过得舒适惬意,觉得自己的一生没有白白浪费就足已了。虽然一直在批判马可书里的某些观点,但是有时候他对于某些命题的认识的确是很深刻的。­

   我非圣人,作为一个凡人,会融入这个平凡的世界。对于爱情,我也会矢志不渝地去追求,但绝不会刻意为之。不管什么原因,一段爱情与你擦肩而过,抑或一段姻缘悄然离去,可能正所谓缘分未到。一旦它如潮水般涌来,也绝不会再轻易将它随意地推开,做个勇敢的绅士去接纳它,呵护它……­



https://m.sciencenet.cn/blog-563246-434512.html

上一篇:“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