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出發,何時能還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nsong 科學,俺的名字叫科學!

博文

今天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做嘉賓討論動物保護

已有 2494 次阅读 2011-4-18 21:12 |个人分类:敬畏自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动物保护, 慈悲, 护生, 活熊取胆

17:15-18:00 经济之声
谁来保护中国的动物?

2011-04-18 15:09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查看相关热

  点击收听音

  前天,京哈高速一辆载有520只待宰狗的卡车被动物保护志愿者拦下,经过15个小时的僵持,这500多只狗最终被两家机构以10万元买下,并送往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基地进行暂时救助。联想到前一阵以活熊取胆为主业的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谋求上市而引发的声势浩大的拯救黑熊行动,也让更多的人呼吁中国动物保护法的出台。

  民生热点热议今天话题:谁来保护中国的动物?

 【点击进入经济之声】

嘉賓有兩位,另一位是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學院主任醫師高益民教授。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过去大家曾在没有限制之前,我们通常可能会认为犀牛角或者说虎骨、麝香这些药是不能替代的,其实这是反映了我们人类思想的一个懒惰,在我们还可以直接使用这样一个制品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开展相关的研究。
几千年来我们大量使用这样一些动物制品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跟动物的关系是扭曲的,我们把动物都当作资源来看待,我们没有把动物当做一个生命看待,它是有感知的,会有痛苦的,甚至有家庭的。因为我们仅仅把它当作一种资源来看待,我们就没有动脑筋去研发。

很多人在进行奢侈性享受的时候,是建立在对黑熊非常残忍的破坏之上的,这样一种我们跟黑熊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我认为是一个极其不道德的,是不能够容忍的,应该立即停止。
 
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最重要还是我们关于生命的教育,我们如何看待生命,我们如何尊重生命,而不使用暴力,不仅仅把生命当作一种资源来看待。这样一种生命教育的思想应该不断普及、传播、讨论,通过这些讨论才能真正根本上解决我们心理的障碍,这种法律才有可能得到立法和落实。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4810-434696.html

上一篇:【内有照片】清華大學心理系工程碩士班同學參訪龍泉寺
下一篇:太有趣了!

6 李学宽 陈新 鲍得海 肖重发 陈绥阳 anonymity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