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otians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aotiansheng

博文

回味梨花文化艺术节

已有 3501 次阅读 2011-4-18 22:05 |个人分类:淮河文化研究|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砀山梨花节回顾

由于砀山县是全国著名的水果之乡,素有“梨都”称号。据国家统计局农业经济调查总队统计,1997年砀山水果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六位,2007年居全国第三位,进入中国水果强县先进之列。砀山酥梨栽培区域以砀城为中心,辐射到周围的514370个行政村,梨园连片面积之广,堪称世界之最。每年清明时节,梨花吐蕊绽蕾,竞相盛开。全县雪堆云涌,银波琼浪,一片花海,景象蔚为壮观。砀山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为做好酥梨大文章,进一步提高砀山酥梨知名度,达到广交朋友、招商引资、聚天下有识之士、建设开发砀山、振兴梨都经济之目的,自1989年开始由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梨花观赏活动,多年来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举办梨花艺术节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方式.举办梨花文化艺术节是砀山县委、县政府发展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多种文化艺术的组合,它包括有诗歌朗诵、文艺表演等,既有舞台上的盛装演出,又有舞台下的小品小唱;既有国家著名演员的表演,又有普通民众的参与;既有文化艺术节日的隆重,又有投资签约的繁忙。

纵观历届梨花文化艺术节,其名称前后也略有变化,如第20届就被称为2008年中国·砀山梨花旅游节暨首届民俗文化节;有些年份的文化艺术节是以多少届来表达的,有些年份则没有按届表达,但人们可以推算为多少届;从所办文化艺术的特点来看,每届都不是简单的重复,都有所侧重。这项活动,砀山县自1989年以来每年一届,到2008年为第20届。无论其中如何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梨花而展开的,都是围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而展开的,都不同程度地为推动砀山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常年一贯地举办文化艺术节,已经成为砀山县委、县政府的一种工作方式,一种连续性的创造方式,也反映了砀山人的韧性和刚毅。

1989年第一届梨花观赏活动到1992年的第四届以文学、艺术家为主宾,以梨花笔会的形式,赏花,吟诵砀山。邀请来宾多为省内,外乃至全国著名的书画、文学、艺术界的朋友,如全国著名作家刘知侠、陈登科先生等,他们来砀山后,相伴到园艺场、果园场、良梨乡等大梨园里观赏梨花,举办笔会,交流心得。书画家乘兴挥毫泼墨,妙写丹青,留下幅幅墨宝;学者、作家面对无垠的雪海银波,文思泉涌,欣然写下篇篇佳作,相继发表在全国各级报刊上。诗人们豪情逸飞,吟唱出首首优美诗篇,歌颂砀山,赞美梨都,极大地提高了砀山的知名度,产生出较大的社会影响。

根据第一至第四届梨花盛会的经验教训和宣传影响面,县委、县政府认识到举办这样的活动是利用自身优势,文交天下朋友,宣传砀山,达到招商引资、振兴砀山经济的目的。1993年,第五届梨花观赏活动就明确提出了“梨文化搭台,经工贸唱戏”的指导思想。广交国内外文化艺术界和经贸界的朋友,大范围地开展联谊活动,达到招商引资,进一步振兴砀山经济之目的。县委副书记王钦孔挂帅,赵文明、彭玉生、徐登光、李明立等组成临时工作机构,开展活动。本届活动第一次举办了大型开幕式,组织了砀山工农业产品宣传彩车游行活动,进行了飞机空中散发产品宣传单、直升机空中观赏砀山花海项目。第五届活动成为砀山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盛会,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本届活动邀请来宾除文化、艺术界朋友外,上级党、政、军和商家、企业家,中央到省内外的新闻界朋友,也成为主要邀请对象,接待人数大大超过往年。该次梨花观赏活动中开展了许多业务洽谈项目,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5年以来,第七、八、九三届梨花观赏活动,县委副书记周学超为砀山县梨花观赏活动领导小组组长。1995825日,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新设常设机构——砀山县梨花观赏活动办公室。任命徐登光为主任,活动至此纳入了县委、县政府正常的工作日程。199519973年中,梨花办为开发砀山资源优势,从旅游农业的角度考虑,千方百计地开辟新的旅游景点,真正达到吸引众多国内外朋友来砀观光、考察、贸易、投资的目的,活动开展一年胜似一年,年年办出了新意。1995年,他们在全县50万亩梨园里选景,景中选优,选定了各具特色的7个梨花观赏新景点。分别冠以具有诗情画意,又颇耐咀嚼、引人遐想的景点名称。即“乌龙披雪”、“鳌头观海”、“瑶池烟霞”、“武陵胜境”、“贡梨园”、“故黄映雪”、“古渡晓月”等,树碑勒石,营建曲径回廊的观赏亭、台,修复观赏道路,美化沿途村容、村貌,设立沿途弯道指示标牌,把一年一度的梨花观赏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第七、八、九三届活动,都举办了大型的开幕式。活动项目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主题越来越明确,收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越来越大。第七届活动开幕式,全县组织了中、小学生方阵检阅,产品彩车游行,数家武馆千百名武林精英在梨园里向游人表演武术,展示了“武术之乡”的精神风貌。第八届开幕式开展了千辆农民摩托车夸富大游行,百班唢呐闹砀城的活动,更使砀城万人空巷,中、外来宾大为振奋。第九届开幕式的16个游行方阵、126辆彩车大检阅,晚上50分钟的焰火晚会等,开创了砀山历史的先河。30万人焰火大联欢,把梨都人民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团结、奋进、高昂的精神风貌,三年三大步的两个文明建设新形象,伟大的成就,祥和的盛世,展现给了千万国内外来宾和港、澳、台同胞,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取得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

第七、八、九三届活动中,重点邀请对象是全国水果及其他工农业产品销售、加工行业的客户和新闻界的嘉宾。活动主题明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第八届活动的几天里,省内外20多家会议在砀山召开,全县21家骨干企业签订产、销合同116份,成交额1.2亿元;九届活动中,省内外32家会议在砀山召开,工经贸各业达成投资意向和贸易合同72份,成交额达2.6亿元,水果销售合同金额8000千万元。仅以董小鱼私立果行为例,几天中就与南昌、福建、浙江、海口、广州等10多家果行负责人进行联谊活动,洽谈酥梨销售业务,酥梨销售额竟达150万元。多年来,梨花观赏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客商纷纷来砀投资立项,开办独资和合资企业诸如酥梨饮品加工、网套纸箱、果菜脱水加工、肥料、养殖等,上马投产10多家,成为振兴砀山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为提高砀山知名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砀山,宣传砀山名、优、特产品,第七、八、九届梨花观赏活动,还重点邀请新闻界的朋友们。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到北京开展联谊活动,并邀请中央电视台各栏目负责同志来砀山。中央电视台每年应邀来砀,与砀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省、地电台、电视台以及北京及河南、湖南、江苏、广东等电台、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画报》、“金陵之声”、《经济新闻报》及省、地报刊新闻工作者,年年来梨都现场采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祖国各地》、《神州风采》、《中国报道》、《金土地》、《天涯共此时》等栏目,北京电视台《走南闯北》、安徽电视台《生活之友》、广东卫视台《华夏600秒》、河南省、湖南省电视台专题栏目,对砀山多次进行新闻或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人民画报》、《经济新闻报》、《安徽日报》、《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等全国有关报刊,年年以新闻、通讯、消息、图片的形式,多方位地介绍砀山,宣传砀山,极大提高了砀山知名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政治影响。

1998年第十届梨花观赏活动,县委、县政府一改传统做法,将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砀山酥梨的宣传上,邀请了首都和省城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30家新闻单位到砀山采访。1个多月时间内,陆续发表了40多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砀山酥梨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情况。梨花办协同县政协办公室、玄庙镇政府、董小鱼销售酥梨大户,在黄河故道举办了黄河故道梨花观赏活动开幕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民间斗羊活动。皖、鲁、豫35120头绵羊决斗,吸引了10万余人观看,把十届活动推向了高潮。

自第十一届到十九届梨花节的活动,主要改由县直各部门组织,每年均推出一些特色项目,各部门之间也形成一些竞争,使梨花节表现出五彩纷呈态势。

每年梨花观赏活动中,数万中外宾朋云集砀山,砀山人民载歌载舞,到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西南门镇曹官庄村的龙灯、舞狮、旱船走上街头,青年书画展、机关干部书画展、个人书画展届时开幕,白天活动丰富,晚上晚会连台,整个砀城,各个景点彩旗飞舞,气球飘扬,欢歌笑语,锣鼓喧天。花的海洋中,砀城呈现出万民狂欢的新景象。梨花观赏活动办公室每年适时地组织稿件、图片,印制《梨花报》、《梨都砀山》画册、《砀山酥梨》、《砀山县旅游交通图》、《梨花观赏景点介绍》、《砀山名优特产品介绍》等宣传材料,无偿赠送到来宾手中,使来宾在观花赏景中,全方位地了解砀山,认识梨都,收到很大的宣传效果。

砀山县梨花观赏活动迄今举办20年,每年的活动筹备都成立以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小组,各单位各负其责,协调工作,形成巨大的合力。第十届梨花观赏活动,参与人员数十万,给砀山史志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县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宣传部、梨花办、文化局、体委、教委、公安局、行管局、广播局等部门,为搞好每一届活动作出了极大贡献。每年宏大的梨花观赏集体活动增强了全县人民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净化了人民的思想,展示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在县委、县政府周围,团结、拼搏、务实、奋进的敬业精神,有力地推动了砀山县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https://m.sciencenet.cn/blog-490922-434713.html

上一篇:徜徉黄河故道
下一篇:“2008中国·砀山梨花旅游节暨首届民俗文化节”刻录

2 李学宽 高建国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