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老爱的“实在”主义与波尔的“实证”主义

已有 2303 次阅读 2011-5-6 09:08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元江, 微博, style, 波尔, “实证”主义

回答: 要注意这个non-locality,我还是比较倾向老爱的看法。 由 元江 于 June 01, 2005 22:54:37

“实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差。老爱的“实在”主义相当于 平铺直叙地讲故事、演电影,波尔的“实证”主义相当于在“电影”里面演电影。如果人们看的电影是“实”的话,“电影”里面上映的电影就是“虚”的了。 


回答: 元江楼下那帖意思是同意爱因斯坦的什么? 由 为我好 于 June 02, 2005 10:20:59

元江理解“物理”侧重于“物”(=东西),所以必须是“局域”的。 

如果侧重于“理”(=事儿、性质),则注定是非局域的。“原来”搞理论的元江侧重于“物”,也算是中医所说的“缺什么补什么”了吧。 

物理究竟是“物”还是“理”?就是对应着波函数里的实数和虚数部,是个“复数”。这个“复数性”和“量子性”应该是同等的。 

言、批“科学家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人,往往都是“鹦鹉学舌”,并不知道自己在陈述些什么、原来人家在表达什么。 

“思想有深度”都是“伪装”出来的,除非您是真搞懂了些个什么,有过“成功体验”。 



回答: 是技术上做不到还是原理上做不到呢?这是有差别的 由 元江 于 June 03, 2005 09:30:35

这是个“典型”的模式了。就“实在论”的立场而言,有这个“差别”; 而从“实证论”的立场而言,这两个的“差别”并不存在。好比是“引力场”与“加速度”,从“实在论”的立场上看,两个概念上可以“区别”;而从“实证论”的立场上看,实验上无法“区别”的东西可以”排除“。 

矢量的“分解”可以有无数中可能。从原来的一个矢量分到两个的“操作”是个“人工”的过程:不需要能量和时间。决定了一个分量,根据原来“合矢量”的信息可以“决定”另一个分矢量。问题在于:此地这个分量如此这般地决定了的“信息”不能超光速地传递到另一个分量的地方。正是这个条件,保证了“因果律”。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441017.html

上一篇:镜子微博:学问与为人没有什么“相关”
下一篇:就人类起源回答 飞鹰所谓 “穿了衣服,我们才成为了人”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