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三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anzhou 周游寰宇, 脚行天下, 根扎四方!

博文

农产品为啥“有毒”(1)? ——主动中毒、被动中毒与被投毒

已有 4284 次阅读 2011-5-10 20:18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农产品, 重金属

一般而言,农产品指以土壤为载体而生产出来的可直接食用或者通过简单加工后食用的天然食品。按道理既然可食用,农产品应该是百分之百无毒的,为啥社会出现那么多例如毒大米(一般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毒银耳(一般硫磺含量超标),还有海南的毒豇豆(农药残留)之类的有毒产品?

能食用的农产品本身是无毒的,之所以会有毒,可能在两个关键环节:生产及加工中中毒。农产品都是采自农作物的某些器官。这些农作物器官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有机和无机物质、逐渐从小到大而最后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自然生态条件,如土壤、光、水等。如果要让这些农作物的器官形成批量供人类食用的农产品,就不离开农业工作者的介入。这种介入,主要在农作物生育期内农业工作者所做的有关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管理,可称之为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中农产品发生中毒,那又分主动“中毒”和被动中毒。农作物生育期期间为了维持生长、发育和繁殖会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微量重金属元素如AsCuCdCrHgPbZn,这些微量的重金属元素会作为营养物质的分配农作物各个器官。不过,如果农作物生长的土壤中某种重金属含量偏高的话,农作物可能会对该重金属元素进行奢侈吸收,从而造成该重金属元素在农作物各个器官的富集。当然,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对农作物无害,就跟人类碰到美食狂吃狂喝一样,但对食用该农产品的人类而言却可能有害;这可称之为主动“中毒”。

当然,人类不能因此而谴责农作物这种贪吃行为,因为如果要谴责的话,人类应该首先质问那些农业工作者为啥有意或者无意中为农作物提供美食。毕竟,农作物能够便利地吸收到重金属美食,跟农业工作者的一些行为是分不开的。比如,不加选择地在富含重金属的土壤上种植农作物,不加选择地给农作物灌浇富含重金属的水分,不加选择地给农作物施用富含重金属的有机肥料。

如果农作物生长期间有时会因贪吃而给人类带来伤害,所以愧疚的话,那么它也有委屈的时候,因为有时它是被动中毒。比如,当农作物发生病虫害的时候,有些人类农业工作者总喜欢喷施毒性较强、分解缓慢的农药,以快速灭杀农作物身上的病虫害。此举虽然保全了农作物的生长安全,但也给农作物留下了一身残毒,可称之为被动中毒。

当然,估计更让农作物郁闷的是,有时死后不但遭人类随意揉捏、鞭尸、分尸也就罢了,吐血的是死后还不得安宁。比如,麦粒除了粉身碎骨被蒸成馒头,馒头还得加甜蜜素和山梨酸钾染色;银耳被晒干了不算,还得加硫磺熏;诸如此类,可称之为被投毒!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1774-442695.html

上一篇:最近有点迷恋上技术!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