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一篇被侮辱的文章--我收下了学生的礼

已有 5290 次阅读 2008-10-27 18:12 |个人分类:教育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当我重读此文时依然忍不住心头的悲凉!文章发出来时,有赞同声,却也引来了好几位匿名大侠的骂声,骂我者其中必有我所知道的某某大学的老师无疑。他们骂我不是因为我收了礼,而是因为我没收礼。有一位文明的评论者责问我:“圣人之所以圣人,利益之所以利益?”我答:“我不是圣人,但我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些侮辱的声音我实在不想重复,有一位的评论被我删掉后居然坚强地再次将同样的评论重复一次,我相信他一定是因为我的这篇文章受到了刺激,所以我能理解他,如果他这次再来骂,我肯定一如既往的不对他发火,因为我很同情他,同情他人格的缺失!
       我从来没有想做个道德君子,我只是希望我的学生无论到什么时候,在他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想起:“有这样一位老师,当初他不仅没有收我的不义之礼,还照顾了我的自尊,他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我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也许他们将来会当老师,也许他们将来还会当官,当他们面对送礼的时候心头能有一丝的犹豫,能想到当初有许多和我一样的老师们。当然这里所说的送礼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人情往来,大家看后便知。
                                                                        
 
      学生给老师送礼分多种情形,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时候,送礼成了学生祈求老师让其考试过关的“绝招”,而且屡试不爽!我以小说的形式介绍了我第一次面对送礼的情景,其实在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学生送礼的事时有发生。在四川大学工作的十年间,早几年中时不时会碰到这些事,后来也许是学生之间有所交流,再没学生因为考试的事给我送礼了。这里要区分两种情况下的送礼,一种是不带任何目的性,纯粹出于对老师的感情,这样的礼可酌情处理,但最好不要收贵重的,而且一旦收了也该回送,学生读书毕竟不容易。另一种是出于某种目的,如担心考试不及格,希望老师高抬贵手,这样的礼断断收不得。然而拒绝收礼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学生可能还会怀恨在心,我的原则是,要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去教育学生,这样效果才会好。例如,有学生拿着礼品去到你的家门口,你让不让他进门?也许你会义正词严地拒绝他,学生可能会惭愧地离去,可你考虑过学生的心理吗?他其实并无恶意,只是担心不及格,可你如果收了,无疑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会认为没有什么事情是搞不定的,同时他也会瞧不起你。你若简单地断然拒绝,他可能不仅会恨你,还可能因此而产生心理负担影响了考试。所以说拒绝收礼也是一门艺术。
        记得有一学期的期末,我所教课程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有三个学生来敲我家的门,他们各拎了一个塑料袋,有烟、酒、茶等,我把他们让进了屋,并请他们坐下。他们绝口不提考试的事,只说老师课上得如何如何好,老师辛苦了,特地来看看老师云云。我说:“谢谢你们来看我,父母供你们读书不容易,你们不该破费的,下次再不要给我买东西了,到我家来坐坐我就很高兴了。”他们走了后,我翻了翻塑料袋,发现除了礼品外,每个袋子里还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分别写着每个人的名字,我会心的笑笑,暂且将它们放在墙角。第二天待他们考完,我把辅导员叫了过来,将情况告诉了他,委托他将礼物退还给他们,并对辅导员说:“这件事不要声张,既不要批评他们,也不要在班上说,更不要告诉学院,就当什么都没发生,你只对他们说,我希望他们今后再不要做这样的事。”尽管他们三人中终究还是有人要补考,但从他们后来见到我时那热情的样子,我觉得我的方式奏效了。
                                                                                 
这是我一直珍藏着的学生的礼物(第一张是数学大师的头像,第二张是背面的祝福):
 






https://m.sciencenet.cn/blog-40247-44330.html

上一篇:一篇被讽刺挖苦的文章--第一次面对送礼
下一篇:再谈辅导员工作与学生自杀及弑师现象

15 杨正瓴 唐凌峰 李斌 刘进平 王德华 黄安贻 刘吉平 张晗 吴渝 杨秀海 徐建良 马丽丹 majorite jss greenspring

发表评论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