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qdai 上海大学教授

博文

科苑轶闻-9:“呆头呆脑”的科学家(续) 精选

已有 9672 次阅读 2011-5-13 07:58 |个人分类:名人纪实|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科学家, 轶闻

科学家专注于科学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显得“呆头呆脑”,前面的博文中辑录了希尔伯特、玻尔、陈景润等人的一些轶闻(见链接),本辑再添上三则轶闻,分别涉及爱因斯坦、巴甫洛夫和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不会用钱

 

爱因斯坦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全部用于科学探索,对世俗事务十分无知。比方说,他不会用钱。

每当他要外出参加活动时,夫人伊莉莎总要在他的口袋里放好钱,反复叮嘱他:“记住:我在你的上衣口袋里放了100马克。有需要的时候记着从口袋里掏钱。”爱因斯坦总是默默地点点头。

可是待他风尘仆仆地回家时,伊莉莎发现那口袋里的钱总是原封不动,经常心疼地责怪他:“明明放着钱,干吗不知道拿出来用呢?你大概没吃饭吧!我这就给你做去。……唉,你要记住你有胃病,不能这么饱一顿饥一顿的,也不知道用钱给自己买点心!”

说归说,听归听,爱因斯坦“没记性”,每逢单独出门,依然不会用钱,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什么东西,更不清楚自己禁忌吃什么,老是迷迷糊糊地有东西就吃,没吃的就挨饿。因此,旅行归来时他的消化不良症总会加重。要是伊莉莎问他:“你在外面吃什么啦?”得到回答常是:“啊,啊,……我真的不知道,记不得了。”弄得他的夫人和两个宝贝女儿束手无策,只得少让他单独出门,用心随侍,平时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搞科研。

 

巴甫洛夫“逃票”记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不会用钱的主儿,他是俄罗斯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他随身不带钱,曾遭遇尴尬。

有一次,他的司机波将金送他去科尔图什做报告。谁知道,车开到中途熄火了。

波将金说:“可能引擎出了问题。”

巴甫洛夫问:“要等多久?”

“谁知道啊,也许得费一点时间。”

“那怎么办?我不能迟到,大家等着我呢!”

于是,巴甫洛夫决定让波将金继续修车,自己搭公共汽车前往。

一上车,售票员请他买票。他一想,糟了,“家庭财务主管”——他的太太不在身边,而他的口袋里是从来不装钱的。于是有如下对话:

“对不起,我没有钱。”

“你怎么会没有钱?这我不管,上车就得买票。”

“我真的没带钱,钱都在我妻子那里。”

“你妻子跟我有什么相干!买票!”(这位售票员蛮横得不近人情)。

乘客们好奇地看着他,有点同情这位老头儿。

售票员说:“这算什么事儿啊!就是把他送民警局也不为过。这把年纪了,还这么干!”

幸好,到科尔图什时,巴甫洛夫的儿子沃洛佳来接他,老头儿赶紧让沃洛佳补票,这才免去了逃票的“罪名”。

 

居里夫人找不到开关

 

居里夫人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

上个世纪初,她访问美国,入住宾馆。有一天,同行人员等她到餐厅共进晚餐,左等右等不见人影,就派了个女孩上去找她,进了她的房间后,发现她呆立在衣柜前,神情惶惑。衣柜开着,里头的灯亮着,但她找不到此灯的开关。玛丽居里的家教甚严,随手关灯是一定之规,于是她迟迟没有下楼。

那位女孩告诉她,柜门一关,灯就自动熄灭了。但一贯严谨的玛丽要证实一下。女孩灵机一动,说:“那你就钻进衣柜吧!我来关柜门。”好在玛丽娇小玲珑,钻了进去,试验成功!于是,就钻将出来,随女孩下楼吃饭了。

 

最后说明一句:以上三个故事出自严肃的传记,材料应属基本可靠。

 

写于2011513日晨

 

【链接】相关博文

 

1.      科苑轶闻-1:“自杀俱乐部”的故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79512

2.      科苑轶闻-2:大理石先生、钱学森手稿及其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79827

3.      科苑轶闻-3:没有牺牲 哪有成功——记航空事业的先驱者李林塔尔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80206

4.      科苑轶闻-4:苏步青“背榜”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80546

5.      科苑轶闻-5:冯卡门访华历险记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81061

6.      科苑轶闻-6:“呆头呆脑”的科学家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81156

7.      科苑轶闻-7:语不惊人死不休——记赖特希尔的感人轶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81546

8.      科苑轶闻-8:钱令希恭录《家训》育后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381965



https://m.sciencenet.cn/blog-330732-443618.html

上一篇:学习漫谈(36):叔本华的读书四原则
下一篇:周末闲话-7:捕捉“上帝之光”的启示

24 覃伟 杨月琴 严志远 杨正瓴 刘用生 武夷山 鲍海飞 谢鑫 张树风 孟凡成 周华 刘玉仙 吉宗祥 吴吉良 齐霁 许洪光 滕毅 何宏 mbb luxiaobing12 zzjtcm lindajia ahsys loujinshan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