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温故知新,说说哈工大机器人的话题。

已有 3588 次阅读 2011-5-15 12:01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机器人, 哈工大

温故知新,说说哈工大机器人的话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4/2011 21:57:27

应该说哈工大想到带着机器人的团队上电视节目本身,是个很好的创意、创举。至于机器人本身的“原创”与否,镜某并不认为是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有人说
Quote

洪教授讲话中声称该机器人为他们自己研发的,其实视频中展示的是韩国和法国生产的机器人,这是买回来的原厂的机器人,没有做过任何的修改,我觉得怎么有名的一个学校却这样来拿别人的东西来据为己有,很不道德
,把事情搞到“道德”的领域里面去了。相关的视频在这里。

从一般观众的立场看,对“自己研发的”的说法会做何种理解呢?这的确是个问题。有误导的嫌疑,但是事态还不到“欺骗”的程度。

这类事情里面应该说有几个层次。最基本的硬件和控制命令是机器人厂商直接提供的。哈工大的工作不过是编辑了一套跳舞的程序,而且在难度上也不是很大,机器人直立平衡的部分都在用户控制命令背后自动解决了。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了哈工大的创意。值得评价的是他们对机器人“用途的发明”——让他们来跳舞、娱乐观众。这种模式的“发明”、创意,在机械、电子领域里是比较少见,而多见于医药领域。因为在机械、电子领域,硬件往往是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制造的。而在医药、生物和化学领域,一种化学物质与其作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比较明确的关系。比如人们很早就知道伟哥的分子结构了。但是没有人能知道“伟哥”在医疗方面的“另类作用”。因此这里面就有很多发明、发现的故事了。

当然,让机器人跳舞本身在世界上也有先例,不是哈工大的原创。镜某也知道这些“把戏”都是小儿科的。但是把机器人的集体舞搬到中国的电视舞台上,为中国的观众服务,哈工大还是国内首创吧。这类用于娱乐的机器人虽然在动作水平上不能说高。但是总比说研发打仗、杀人用的机器人要“好听”些。基于新的思考,让原有的机器人作新的工作,也是一类创新。对于大学的这类“无用”的研究,应该有些宽容的理解能力才好。

虽然机器人是买来的,哈工大的后期编程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要紧的是创意,他们用这类方法来宣传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宣传他们的大学、他们的专业,无疑是成功的事例。与技术含量的世界不一样。判断事物不可以一根筋。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444359.html

上一篇:立委微博:点石成金不是梦
下一篇:告别和葬礼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