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zchengzhi 独立研究人士,目前主要研究:社会热力学、相对论和宇宙学、暗物质、地外文明

博文

《科技汉语语法纲要》——科技汉语句子的时态

已有 6279 次阅读 2011-5-22 20: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英语, 现代汉语, 汉语语法, 句子, 维吾尔

第三部分 科技汉语句子的时态
  科技汉语中应该明确反映出句子的时态变化,这是语法严密性的基本要求。
  对汉语时态的研究目前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成果。这也反映出现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对于什么是时态,陈立民给出的定义认为汉语时态的变化反映的是在不同的时域变化中,事件的存在方式[1]。另外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平、张敬仪、王松茂、龚千炎等也专门对汉语的时态进行了专门的研究[2][3][4][5][6]。在他们的研究成果中,探讨了汉语时态助词的语法范畴等问题,张敬仪的研究还涉及到了汉语和维吾尔语在动词时态的比较问题。近十年来,随着与英语使用者的交流日渐频繁,一些学者也开始注意汉语时态的问题。一些学者建议设立专门的时态短语来反映汉语句子的时态[7]
  另外分析汉语句子的时态问题,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是机器翻译中的汉语时态的处理。对于汉语本身而言,自己已经有一套表示时态的规则,但是这种规则是与英语等语言不同的。如何成功地实现汉语到英语之间的时态转换,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机器翻译领域的一个热点。
  例如一些研究者探讨了在汉语到英语机器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规则问题[8]。另一些学者针对采用规则的方式来确定汉语时态的困难性,提出了采用模式分类的方法来确定汉语句子的时态[9]。针对汉语句子时态变化的复杂性,一些学者也尝试着利用机器来确定汉语篇章的时态信息等[10]
  与英语句子不同,科技汉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因此句子中的时态变化可以通过相应的虚词来进行指定。
  单字时态虚词包括:了、已、着、过、当、曾、近、将、正、前、后
  双字时态虚词包括:曾经、过去、过往、当时、已经、将要、正在、继续、以来、直到
  一般现在时态:不需要使用时态虚词。
  一般过去时态:可以使用“前”、“曾”、“曾经”、“过去”、“过往”、“当时”等。
  现在完成时态:可以使用“已”、“已经”、“过”(放在动词后面)、“自从”、“以来”
  一般将来时态:可以使用“将”
  正在进行时态:可以使用“着”、“正”、“正在”、“继续”
  过去完成时态:可以使用“了”

  虚词的省略方法:
  在汉语中,最直接的方式是使用虚词来表示句子的时态。一般情况下,不使用虚词来表示时态的句子是一般现在时态,但是在其他时态使用的时候经常也会出现省略虚词的情况。
  1)一般现在时态可以省略虚词
  2)过去时态虚词和将来时态虚词的省略依赖于时间状语。如果包含了明确的时间状语,则可能会出现省略这两种时态虚词的情况。
  3)在二字时态虚词中,包含了其他的虚词,则有时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个。如“将要”可以省略为“要”。
  4)汉语的时态变化还可以放在一个段落中来分析。如果在一段文字中包含了时间状语,其中的过去或将来时态虚词可能会被省略。不过在科技汉语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为了避免歧义,如果一个段落中同时包含了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将来时态,则不应该省略时态虚词。
  对于时态的组合,则不宜省略虚词,否则难以准确地表达出句子的时态。

  7 现在时态

  8 过去时态

  9 将来时态

  10 进行时态

  11 完成时态

  12 时态的组合

第四部分 计算机技术在科技汉语语法中的应用

  13 汉语统计模型

  14 N-gram模型

  15 汉语的语法检查

  16 拼音输入法

 
 
参考文献:
[1]  陈立民. 汉语的时态和时态成分[J]. 语言研究, 2002(003): 14–31.
[2]  张敬仪. 汉维动词时态的比较[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4. [3]  王松茂. 汉语时体范畴论[J].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4]  龚千炎. 汉语的时相, 时制, 时态[M]. 商务印书馆, 1995.
[5]  龚千炎. 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达系统[J]. 中国语文, 1991, 4: 251–261.
[6]  陈平.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J]. 中国语文, 1988, 6: 401–422.
[7]  李梅. 从现代汉语角度考察功能语类–时态的设立[J]. 现代外语, 2003, 26(001): 22–27.
[8]  程节华, 戴新宇, 陈家骏, 等. 汉英机器翻译中时体态处理[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4, 21(3): 79–80.
[9]  林达真, 李绍滋. 基于模式分类的汉语时态确定方法研究[J]. 中文信息学报, 2006, 20(001): 67–75.
[10] 马红妹, 齐璇, 王挺, 等. 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篇章时间信息系统模型[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2, 24(004): 85–88.


论文写作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1477-446849.html

上一篇:《科技汉语语法纲要》——3 虚词
下一篇:谈谈网络实名和匿名的问题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