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13885131925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污染生态效应、污染生态控制和环境生态修复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应用工作。

博文

关于最近校园极端事件--从希望、失望到绝望

已有 5666 次阅读 2008-10-30 14:56 |个人分类:随想|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关于个别研究生的个性签名为“最近状态奇差无比,别人答应的很多东西都不能兑现,我有种被欺骗的感觉,做实验经常莫名其妙地出错。”

这反应了相当多的研究生的在平时学习和研究工作中与其他老师或同学交往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情况。

为此常常会由此产生一定程度的失落、失望、及至最后会演变成绝望。

而一旦产生最后一种感觉

当事人就常常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此时,常常会导致一些非常事件的发生危及自己他人和社会

联想到最近国内校园发生的一些极端事件。

实质上无一不是这种情绪的一种必然结果。

 

实际上,

这些非常感觉或事件的发生

往往是出于当事人的个体主观感受的错位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或纠正所致

对于有类似感觉的人

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状态的恶化

难以排除相关想法的干扰

也难以走出这个思想怪圈

 

其实

当我们被这种怪念所困扰的时候

我们能赶走这种意识阴霾的办法之一

就是反问我们自己

生命的价值何在

我们为何要给我们附加那么多无谓的东西

上帝管两头(生和死)

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我们可以管住的,就是生与死的中间过程

---(活着,并活的有意义)

这就够了

 

人的生死

是赤裸裸来,也是赤裸裸地走

生的地方

我们无法决定

生的时候

我们没有带着一分金钱、一份权力,也没有任何地位、甚至没有任何的名誉(荣誉)

而离世的时候

我们也带不走任何的身外之物

那一方小小的木盒----我们最后的归宿之地

容不下太多金钱财物、权力地位

人的一生

最大的财产

就是希望

而最大的破产

则是失望

 

有了希望

便如黑暗中有了指引你前行的光明

有了希望,生命之灯才能燃起

有了希望,人活着的动力才会不绝

既然希望作为伴随自己生命须臾不离的重要因素

我们就不要轻易地把希望剥离于自己,

当我们把希望错误地放到他人的身上的时候

我们往往就可能已经同时把失望的痛苦加到了自己的身上

有句话说“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也正是如此的回报

 

也因此

这部分同学的感受可以理解

但不能支持

别人的任何承诺始终是别人的
建议不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全部寄放到他人的身上

希望永远要放在自己的身上、放在自己的心里

别人给你的

除了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


除了给你提供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渠道

别的东西就很不要奢望让别人替你自己承担

也因此   你们只能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做好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

做好当前自己值得做的事情

这就够了

我从来不奢望别人美好的承诺
那顶多是别人的一份好心

如果能够落实
那当然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落实
就心领一份好意

至少
他们还能如此让你稍微爽快一下
更多的,可能是连这份良好的愿望都没有

因此
只能是靠自己
也因此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相信自己
自己努力,结出的果实才能亲手摘到

很多时候
对于一些身外的事情
如果不去或没有寄托太多希望
我们也就不会产生任何失望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649-44761.html

上一篇:人生不可免的缺憾,你怎样面对呢?
下一篇:关于继续读研还是就业的问题之:1读研选校问题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