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全社会”,“举国之力”和朱清时

已有 3730 次阅读 2011-5-29 23:23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朱清时, 南科大, 科学网大学, 全社会, 举国之力

吕乃基

多年来,中国的事情有多少要“全社会”来办。笔者好事,就以“全社会”为关键词,在网上竟然有102,000,000条之多。不厌其烦查了5页,相关的有11条,大约占到1/10.测算此类动员号召类的“全社会”大致有一千万条之多。

动员全社会举报非法滥用添加剂_食品频道_新华网;动员全社会打击胁童乞讨_新浪广东新闻中心_新浪广东浙江代表王鸣提出——发动全社会力量打拐-打拐-浙江在线-浙江新闻茅善玉:沪剧传承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1 内容 ...星星的孩子需要全社会民众的共同关注废除死刑需要全社会的努力_法学茶座_中国民商法律网公安部吁全社会打拐沪警方颁举报热线环境保护需要汇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第一届全国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 ...齐抓共管筑合力全社会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_高等教育_中国教育新闻网 ...信托业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br/> 《信托法》颁布十周年纪念研讨会综述节能从我做起安徽全社会积极参与节能减排-节能-中安在线-安徽新闻

   

这真是一个莫大的悖论!一方面都知道,中国有的是“国家”,基本上没有“社会”,国家竭力把任何社会力量都收编、整合到总体权力之下;另一方面又有那么多事要“全社会”来做。在这些祈使句中的对象并不存在,于是这些待做的事情实际上没有主体。一千多万条动员令是在号召不存在的主体!

与“全社会”相对应的词是“举国之力”。在互联网上有1,390,000条,量级与“全社会”基本一致。不同的是,“举国之力”大致是行政权力。行政权力有主体,真要“举”的话就真能举的起来。看看奥运会和亚运会的金牌就知道了。顺便说,不妨考虑这样的话题:有神马事是举国之力是做不到的?

 

现在敬请各位来看“教育部就南科大学生是否须高考表态校长不认同”。见http://news.sina.com.cn/c/sd/2011-05-29/122322550013.shtml。看来是拥有行政权力的一方在起作用。朱清时独木难支。

 

博主曾建议“让南方科技大学与科学网大学联姻”,虽然后者八字没一撇,但不妨碍科学网对南科大的支持。

现在是我辈出手的时候了。博主吁请科学网上各位,并借各位之力呼吁:

做一次“全社会”的主体。

全社会支持朱清时,支持南科大!

博主基本上秉承3天发一篇的尺度,但事态紧急,兹事体大,故破例。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0844-449362.html

上一篇:自然界的下一张牌
下一篇:读高尔泰《隔膜》有感

9 刘洋 武京治 吕喆 张天翼 姜洪洲 逄焕东 阎建民 伍光良 vjyong

发表评论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