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issypony

博文

怎样才算是个真正服务于科研需求的科学馆员?

已有 4835 次阅读 2011-5-30 11:4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图书馆, 学科馆员

最近一直在纠结这个问题。怎样才算是个真正服务于科研需求的科学馆员?
馆长一直强调我们要关注科研需求,要深入服务到课题组。OK,那么然后呢?这些需求我们怎样才能去满足?时间、能力、满足的效果,这些该如何平衡和评价呢?
这个周六很荣幸参加了吕老师课题组的组会。多谢小倪和小熊的帮忙联系!
吕老师课题组大约有30多人,有三个老外,因此,他们组会为了方便交流,要求组会都要说英语。
9点开始,第一个是我。我也就头一次硬着头皮用英文开讲起了国科图的资源服务的介绍。讲了一个半小时,最后都觉得自己脑袋开始有点疼了。(不知道为啥,我开车会头疼,长时间说英语也头疼,好像只要我一紧张脑子就缺氧开始疼)
希望这次大家能听懂我想表达的意思,能充分利用起来这些资源和服务,当然更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去针对数据库和一些常用工具再做些介绍。
在这个过程中终于见到了以前经常在群里联系的几个同学,小冯、小爽等,一下子觉得跟大家的距离近了。
然后我就接着听课题组的两个同学的工作进展了。然后我就开始纠结于最开始的问题“怎样才算是个真正服务于科研需求的科学馆员?”
第一个同学的目前研究的难点是需要把某个东西的历来的形成发展演化的历史背景和结构弄清楚,这个貌似是学科研究演化方面的研究,需要了解每个相关的关节、背景、历史、突发时间、社会、技术、法律等等。不是简单的专利分析似的,提取关键词就可以的,也不是限在文献中就可以的。我能帮他做什么呢?这是他目前科研中的需求,我能有他现有的对问题了解的水平吗?
第二个同学需要的是对研究数据处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这下是这个领域的所有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汇总,貌似比较简单,但是在分析中似乎应该是文本关联分析需要的。我能为她提供什么服务,来帮助呢?
首先,我对领域的了解不如他们。我仅仅是熟悉数据库使用和一些方法工具罢了。数据库的作用是帮他们找到需要的文献,问题是,现在他们每个人都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的文献了。进一步的看文献和总结是关键。这里貌似很多东西真的要靠自己,我能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帮他们什么呢?
其实,或许,这个是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个问题。也许我们能在这里起到一些作用?不是每个学生都接受过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那么我自己的水平又达到了什么程度,我能游刃有余的帮助他们吗?
第三,我的定位,我做了这些,是不是我把自己定位于科研人员的位置上了?我是不是自不量力呢?
第四,一两个人遇到的问题想要解决都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那么谈到为一个课题组服务,为一个实验室服务,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如果能从普遍的需求中抽取共性和关键的环节呢?
想起吕老师笑着跟我说,女生去图书馆好啊。我是多么多么的想跟他说,今非昔比啊,压力多大啊。未来职业的发展都是一片迷茫啊!压力不大的话,我至于大周六的从南五环外跑到北四环外还用英文来培训讲座吗?伤不起啊!


https://m.sciencenet.cn/blog-76293-449518.html

上一篇:E划通简介

5 王启云 王明强 肖永红 王朔 Aturen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1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