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c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cs

博文

新书推介-- 《通往哈佛之路》-- 一个中国学生的成长思考

已有 6438 次阅读 2011-6-6 20:48 |个人分类:理论学习|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中国, 学生, 哈佛

通往哈佛之路

——一个中国学生的成长思考

 



 

新书简介

这是一部知识出版社新近出版发行的孩子学习方法教育和青年励志成长的图书:《通往哈佛之路:一个中国学生的成长思考》。

这本书从一个学生作者的视角出发,思考学生教育成长问题并富有思辨性。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角、新颖的思想和切身的体验。告诉您如何学习,尤其是通过一些好的思考方法的借鉴、模仿和习得,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与健全的人格,从而收获学习中应有的快乐、磨砺与硕果,建立起快乐与幸福的学习人生。这是一部开拓视野、成就人生的启迪性图书。

作者本科毕业,即将步入哈佛殿堂。其丰富的求学经历,多国本科教育的游历,对教育咨询工作的参与,以及自身不懈的观察、思考和感悟,使得伏案笔耕、写作成书有了鲜活的基础。本书集中了作者及许多优秀学子有关教育本质、学习方法等问题的探讨,许多理念会让读者受益良多。

图书重点内容将主要围绕三个领域展开:个人经历及其感悟、优秀学生心得与启迪、教育本质的讨论——学会思考。

——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

 

感谢阅读!欢迎推广!

 

 (以上下内容皆为博主转载,以原创方式为作者陈颉祺发表。)

 

本著作为(北京阜外医院办公室副主任陈伟伟教授非常优秀的孩子<博主注>)陈颉祺刚于近日出版的图书《通往哈佛之路》,这是一部教育孩子励志成长的图书,博主特别推荐给各位网友(附件),使更多的立志留学海外的学子受益。531日《参考消息》第16版(教育书苑版)还刊发了该书的书评。

 

【附:作者简介、图书前言、目录和开篇】

 

作者简介

陈颉祺 高中先后就读于杭州第二中学浙江省理科创新实验班和北京人大附中第一实验班;高考成绩优秀(数学状元),获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第一志愿录取。201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精算专业,同时获得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美国顶尖研究生院录取。现正在哈佛大学攻读统计学硕士学位。

他游历多国本科教育:大一就读北京大学,大三赴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习一年,先后代表香港大学参加南非斯泰伦布什大学和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学生交流项目,也曾作为香港大学学生大使参与内地招生工作,颇有感悟。

前 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任何一代人,拥有和我们一样丰富的受教育机会,特别是大学教育。随着国门的打开和经济的发展,众多雄心勃勃的家长开始相信,只要努力得当,美国常青藤盟校的大门一定会向他们还在读高中的孩子敞开。事实也是如此:2010年哈佛大学在中国内地录取了11名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经过去。

然而,更大规模的高校入侵来自香港。2002年,香港大学试探性地启动了每年250人的内地招生计划,不惜血本投入巨额奖学金,却仍为招不到优秀学生而苦恼。仅仅四年后,香港大学在内地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就陆续超过了北大清华。在丰富的选择面前,学生和家长们上下求索,希望由此改变人生的轨迹。然而,一个巨大的疑问横亘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美国、香港、内地的本科教育各有利弊,我(我的孩子)到底最适合什么?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很幸运,陆续就读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及多所美国顶尖学府。几年间也参与了不少教育咨询工作。希望能用自己的所见所感,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不过,这并不是我写作本书的主要目的。在高等教育高度普及化的今天,大学文凭已不再是铁饭碗。拿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仅仅是个开始,更为重要而具体的命题是: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我的大学应该如何度过?大学四年什么最重要?我离国际舞台还有多远?毕业以后的人生又该如何抉择?

大学生们实在是有着太多共同的困惑。而令我惊讶的是,对于这些话题,市面上很难找到相关的书籍。本书这些话题并不会因为太具体而变得不重要;恰恰相反,这里每一步的错失都会造成本科教育的巨大缺憾。本书的第二个目的,就是针对大学生一些共同的困惑,总结优秀学生的心得,特别是发掘其背后的道理,寻找带有普适性的优势策略,分享给更多的人。

但这仍不是本书的核心。大学教育绝非仅仅是学知识、交朋友、谈恋爱和最终的一纸文凭。经历中国最好的高中教育,随后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走到哈佛大学,我惊讶地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最应该学习的,然而课堂中从来不教的,是学会思考——再也没有任何东西比学会思考更为重要了。

我见过很多大学生,他们不快乐。在他们的生活中,总是有着巨大的压力。取得了一些成绩却总是患得患失,不满现状却没有自信去改变,既满怀希望又很容易绝望……丰富的本科经历,让我也有幸接触到了这么一些同龄人:他们经历着和所有人一样的挑战,却用另外一种态度去生活。他们总是能够从容地、慢条斯理地做着该做的事情,然后有所成就;他们很少滔滔不绝,却总是能够一眼看到问题的本质;他们总是带着平和的面容,却从骨子里透射出一种真正的强大。

为什么会有这么巨大的差别?这里面一定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在和他们的不断交流中,终于被我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所有的差异,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些思考方式的不同。而更让我惊喜的是,这些思考方式是可以解读、模仿而最终习得的。该如何去习得这些思考方式,开始人生的思想启蒙,最终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幸福的人,才是这本书真正的意义所在。

学会思考,是获得人生幸福的第一步。写作这本书,是希望告诉更多的人,只要经历过一样的挣扎,优秀的习惯和品质是可以通过模仿而最终习得的。你也可以和我、和他们一样优秀。所以,这本书适合每一位想改变自己人生道路的年轻人阅读。

在本书的第一部份,从我的中学学习心得开始,通过讨论一些共同的话题,我试图穿透问题的表象,发掘出优秀背后隐藏着的那些思考方式。第二部份是我经历的一些与众不同的大学经历及其感悟。第三部分则从进入大学前的选择和思考说起,谈谈内地、香港、美国高等教育的差异,以及毕业以后对人生的成长思考,涉及创业、找工作、考研这些共同的话题。最后是我的部分文集,以供读者参考。

取得今天的些许成绩,一路上我实在是收获了太多人的帮助,无以报答,希望能借此拙作感恩社会,答谢所有帮助我成长的长辈、老师、同学和朋友;更想能够藉此帮助希望得到帮助的人。

我和大家一样,我们都还年轻,人生前面还有更多的精彩和困惑在等待着我们。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朋友,相互交流,共同为了人生的成功而奋斗!

 

 

陈颉祺

写于赴哈佛前夕

2010823

 

 

目 录

 

前言/1

开篇 教育改变命运/1

第一部分 通往哈佛的奥秘

我的中学学习心得5

关注高三心态12

如何提升记忆力22

学习是人世间稳赚不赔的事32

重塑对时间的认知42

做计划是一种需要长期习得的能力50

如何摆脱浮躁59

保持专注提高效率67

学会合作75

正确看待批评84

寻找更富内涵的快乐92

做真实的自己100

 

第二部分 不一样的大学

探寻大学教育的真谛106

如何提高大学成绩112

互联网检索能力:现代社会自学能力的基础122

互联网课堂:知识获取方式的伟大变革130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说说本科交换136

我的南非文化考察150

 

第三部分 对未来的抉择

本科出国潮:解读美国高等教育的灵魂156

谁是美国最顶尖大学165

北大还是港大:你所不知道的香港教育172

专业选择:解密精算182

梦想充满了陷阱191

本科毕业就工作: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选择198

轻松考上哈佛大学:如何恰当包装自己207

心态决定成败:相信积累218

 

附录 我的部分文集

文集一:2006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个人陈述225

文集二:一年踪迹一年心——写在离开北大的时候227

文集三:家在此山中”——我的成长足迹229

文集四:大学·青春·梦——我的大学感言232

文集五:申请美国哈佛大学的个人陈述(英文)237

 


开 篇

 

教育改变命运

知识就是力量。人可以无力,但不能无知。

“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得多。它把知识还给了人们,因为我们的民族需要更多有知识的人,去追赶那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

今天,19771210日,一定有很多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走进考场。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那是一个老人,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们,他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

——电影《高考1977

 

看到这部电影是在2009年的大三暑假。那时的我,正在美国西海岸一个美丽的海滨小城Santa Barbara,跟随导师在加州大学的一个科研所做一项课题。

影片放到这里,我很激动,泪流满面,一股宏大的力量彻底征服了我。我想,自己的经历,实在是对教育改变命运这句话最好的解读。

 

我的家乡在浙江的一个美丽小城——丽水,在那里,我度过了生命最初的16年,直到初中毕业。

层层山峦围绕着这片美丽的土地: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可惜,对于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年轻人而言,这些美丽,我无心欣赏。

我在乎的是,家乡每年的初中毕业生会有一半左右无法接受正规的高中教育,而整个市下辖九个区县的所有高中,每年都没有几个人能考上北大清华。

我没有去抱怨什么,也许我还太小,还不明白可以抱怨什么。我只是想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去改变。可是,出去的路究竟在哪里?

是教育,让我看到了大山外面那更激动人心的世界。

初二暑假,我真正接触到了学科竞赛,一下子就迷上了。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终于在视线可及的地方,让我看到了一把改变自己命运的钥匙。

那个暑假以及后来的初三,我放弃了一切的空闲,甚至放弃了中考复习。从希望杯初中数学竞赛的《初一卷》开始做起,拼命地追赶,想要找回那些被无知所耽误的时间。

尽管后来我考取了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但是这些别人眼里的光环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多么闪耀。内心深处我很清楚,我的奇迹发生在初中三年级。那一年,我拿到了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竞赛的浙江省一等奖。对于大城市的孩子而言,这成绩也许并不稀奇。然而,对于我的母校丽水花园中学而言,对于我的家乡而言,也算是空前绝后。凭借这个成绩,我被杭州第二中学和上海中学等名校免试录取。

我的命运真的被改变了——我开始进入中国最优秀的学校团队。

高一,在杭二中的省理科创新实验班就读,全班40个同学,最后有19人考取北大清华。

高二,我因为父母工作原因转学到北京,在刘彭芝校长的赏识下,免试免择校费进入人大附中理科第一实验班。全班55名同学,最后2人赴英国剑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1人留学美国、8人赴香港、43人就读北大清华、1人就读浙江大学。

经历过全国顶尖的高中教育,我才体会到这个世界究竟有多么地不公平。有的同学从小就在美国生活,于是初中就考托福并获得了满分;有的同学从小就跟随外交官的父母在七八个国家游学,他们的谈吐总是那么地优雅,他们的知识就是那么地渊博!

尽管确实明白了可以抱怨什么,但是我没有选择抱怨,我选择了继续奋斗。因为我惊喜地发现,在这个极度不公平的世界里,居然还有一个极度公平的东西存在——考试,以及考试背后的教育机会。教育已经改变了我的命运。中学的经历让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仍然可以再度改变自己的命运。

于是我带着乐观的心态和感恩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大一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我担任班长,在学生会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担任晚会主持并演出相声小品,参加话剧社,自主写作剧本并举行公演。更重要的是,在北大,我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同学。正是在这些朋友的交流和启发下,我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思想启蒙。有些迟了,但是还来得及。

获得宋庆龄基金会奖学金,我赴香港大学就读精算,开始香港三年本科学习。期间,我抓住了美国加州大学、美国乔治城大学和南非斯泰伦布什大学的三次本科交换机会,睁大年轻的眼睛感受这美丽的世界,读万卷书之后还能行万里路。与此同时,我成为了香港大学的学生大使,参与内地招生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在香港做兼职家教,体验社会百态;在美国找到机会,大三期间就跟随导师完成科研课题;也曾创办自己的学生组织开展小额信贷扶贫工作。

经过4年的努力,我终于发现自己在同学里面不再目光短浅,视野狭隘了,我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思想。而幸运的是在这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没有放松成绩:大三大四保持了两年GPA 4.0,并以一等荣誉学位毕业。凭借这些丰富的经历和长期的努力,我获得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顶尖大学研究生院的录取,最后选择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攻读统计学硕士学位,得以有机会去体会世界顶尖的研究生教育。

然而让我感觉更加幸运的是,在受教育的道路上,我结识了好多好多优秀的同学。我特别自豪的是在自己的好朋友里面,大学毕业以后有2个到哈佛,6个去斯坦福,12个去哥伦比亚,总共有四五十人赴美国前十名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同样,也有好多朋友直接进入高盛、摩根、波士顿咨询等顶尖公司工作。是教育让我们相识,相互帮助、相互勉励,为了人生的成功共同奋斗。

而最让我惊喜的是,正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的过程中,我长大了,开始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并最终写成了本书。

 

有一天,仿佛有一个智者叫醒了我,他说,孩子,走,我们读书去

这个智者就是教育

在他的指引下,我睁大我的眼睛,一路狂奔,风雨无阻;十年寒窗,只为追回那些被无知耽误掉的时间。

这一路上,是辛苦的,更是幸福的。我敲开了一扇又一扇大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十年磨一剑,终有一天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

 

 

 

 

附购书信息:

1知识出版社出版(25万字,彩印,28/);书号:ISBN 978-7-5015-6183-4

2、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有售,知识出版社书店可以邮购:“百科书店”地点: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100037),电话:010-88390738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966-452370.html

上一篇:今天开通搜狐微博:
下一篇:食以安为先-- 漫谈塑化剂3P、6P、16P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4 曾新林 程杨 尹跃 lindajia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