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名士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lms 探索科学,传承文化,品味生活!

博文

建议邀请南洋理工大学卸任校长徐冠林教授参选南科大候任校长

已有 5638 次阅读 2011-6-19 11:36 |个人分类:生活的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校长, 朱清时, 南科大

   目前国外大多数大学,对校长的任期都做了规定,比如剑桥大学校长一届任期是7年,到期不能连任。另外,国外的校长更替,一般不会到最后开会公布的一刻才真相大白,都会有一段交接期。比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010月份就发布公告:徐冠林校长将于20116月退休,教务长(常务副校长)安博迪教授将出任南大校长(联合早报也做了相关报道)。另外,一些科研机构,比如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更替,也是有一段交接期的。瓮启惠当选中院院长之后,也要候任差不多半年,才正式接替李远哲出任院长。  

    南科大要敢为天下先,去行政化,那么最好先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的力量保证南科大的发展能够不断走向成功!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应该是校长的遴选及退出机制。鉴于朱清时校长目前已经66岁,估计干满一届校长就差不多告老还乡了。如果南科大规定了校长的任期和任职条件,现在也的确着手第二任校长遴选事宜的话,我建议有关人士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即将卸任的校长徐冠林教授参选南科大第二任校长。

徐冠林教授如果愿意作为候选人的话,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优势:

1,徐冠林教授是华裔,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精通中西方文化。这一优势可以保证他容易地和师生沟通,方便他开展工作。

2,徐冠林教授刚刚担任两届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具有管理理工科大学的经验。他的经验,可以推动南科大初期的制度建设。比如教授队伍中的海龟与土鳖之争,可能暂时平息。因为徐校长领导下的南洋理工大学,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基本实现了同工同酬的原则。不会因为出身不同而在类似的岗位上出现很大的薪酬差别。

3,最近十多年来,新加坡每年都从中国招收高中生和大学一年级新生去新加坡读大学,基本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中国高考的招生模式。如果南科大单独招生得以继续进行的话,徐冠林教授在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有助于招生的制度化建设。

4,徐冠林教授任校长期间,南洋理工大学成立了生命科学学院,数学与物理学院和人文与艺术学院。目前这几个新成立的学院的发展势头都很好,这方面的经验,可以有助于南科大的人才招募与新生培养方面的工作。

5,徐冠林教授今年60岁,作为校长年龄尚可。事实上,接任他的校长安博迪教授已经62岁。

6,徐冠林教授任上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的国情和大学比较熟悉。

7,徐冠林教授会专心做校长,不会以民族大义的责任感去申请863973之内的科研项目。

徐冠林教授参选的劣势在于:

1,以他目前的薪水作为参考的话,工资会高于科学网上最著名的两个教授的工资。

2,对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不熟悉。比如,南洋理工大学所倡导的开放式校园和目前南科大的全封闭式教学,简直是两个极端。南洋理工大学没有校门,外人24小时可以进入校园,白天公交车开到每个教学楼下。另外本科生宿舍也是24小时开放的,没有开门的大爷和大妈对进出的人进行盘问、登记和放行。在南科大这样搞的话,估计行不通。

3,对中国特色的社会制度不熟悉。比如徐冠林教授可能不懂得如何去帮助教授解决房子方面的问题。

4,南科大可能不会按照他的要求提供足够的资金。。

    注:按照联合早报的报道,去年南大宣布徐冠林教授将要卸任校长之后,要人曾邀请他出任其他地方的校长,但他以接下来需要多陪陪家人婉拒了。不知道是不是南科大的理事会当时邀请他。不过,如果真诚邀请的话,这些应该不是问题。

     不管怎么说,我个人还是认为徐冠林教授是南科大第二任校长的一个非常合适的候选人!新加坡已经给沙特阿拉伯输出了一位校长,是否也可以给我们国家输出一位呢?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4181-456901.html

上一篇:打着准老板的名义索要推荐信:可妥?
下一篇:没有校长的日子,大学靠什么维持?

18 吕喆 赵明 李宁 陈安 肖重发 武夷山 张志东 蔣勁松 李学宽 朱志敏 谢鑫 吉宗祥 刘晓松 xchen xiaobaobao888 DrFY bridgeneer angewche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