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食物化学化考验人类生存能力

已有 3122 次阅读 2011-6-20 00:47 |个人分类:自然与社会|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进化, 人体, 人类生存, 考验, 食物化学化

网民柳条
 
        【本博注】下面为网名“网民柳条”发来的文章。该文对我们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食品化学化表示严重担忧,征得作者同意在这里转发。网民柳条的担忧不无道理,人类是大自然演化的产物,构成人体的一切元素来自人类所摄取的食物。长期以来,人类从野外或利用自然农耕方式获得食物,如今这一切都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目前,社会上医药、医院、殡葬行业火爆,从一个侧面说明人类生存质量出现严重下降。病从口入、药食同源,食品化学化、物理化、非自然化,将大大考验人类的生存能力。
 
        时下,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给力的话题。
 
        最原始的食物定义为:食物是指能够满足人类机体正常生理生化需求,并能延续正常生命的物质。能够藉进食或是饮用为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食物是通常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水等构成。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别的生物。
 
        当然,食物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体机能经过亿万年长期磨合的结果。
 
       但是,随着人类探索奥秘、征服自然步伐节奏的加快,在科学家、农业家、食品家们的百般折腾下,食品的属性已面目全非,今非昔比。食品的角色已急转直下,从正面角色走向了扮演反面教材。
 
        当今的食物已成为盛满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载体,当今的食物充当者传播致病性病毒、细菌的传媒杀手。最有戏剧性的是,当今的食物竟成为重大科技成果、原始创造发明最看好的推广应用的国际化大舞台。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化肥、大农药,各种各样的生长调节剂,变本加厉的强毒性除草剂,高毒农药水胺硫磷,土壤中的农膜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从四面八方向着食物中渗透、沉淀、富集。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名目繁多的动物生长促进剂,短平快式的饲养模式,性激素、抗生素、睡眠剂、避孕剂,更能过一把瘾的是把砒霜砷也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案例。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花样不断翻新的千百种食品添加剂,数不清、到不明的各种非食品属性的的化学成分,比三聚氰胺还要毒20倍的塑化剂,充满在诱人垂涎、五颜六色的各类食品中。
 
        在遗传育种方面,更是锦上添花,送来了琳琅满目的带有食品安全风险的转基因食品,存在着攻击动物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的的巨大悬念,这样更显示出生物高新技术领域的威力
       
        这些都是人吃的吗?
 
        难怪人类在这些化学化食物的滋生下,千奇百怪的各种食物病便应运而生。
 
        我们是否有必要对现代食物重新定义如下:
 
        现代食物是近代科学史上代表着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现代食物是见证滥用各种化学添加剂的真实写照和缩影;现代食物是描述道德灵魂、价值观混乱的原始记录。现代食物是最肮脏的东西的集散地。
 
        面对汹涌澎湃的食品安全潮,考验着人类的生存能力,您做好准备了吗?
 
        1、开足马力,调动身体各种机能奋起抵抗。首先是要定向突变,加速进化。改变人类非常保守的遗传密码,编译出一批新的消化蛋白酶,去降解那些人类食物史上从未见过的新蛋白,以满足生物酶与底物的结合是高度专一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酶学反应模式。或者把原来过分专一的酶改造成宽口径的酶。假如双链DNA上的变异来的慢,周期长,直接变异单链RNA也行,这样更快捷,更灵敏。
 
        2、发动体内的免疫机制,针对食物中随时出现的过敏源,分泌出相对应的抗体,以产生免疫学上特异性的梅花沉淀反应。
 
        3、跑步前进,加速新陈代谢速率,尽快把那些非食物性的化学成分、有毒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让那些不明之物酒肉穿肠过。
 
        4、改变饮食习惯,下调“节俭基因”,上调“饱食基因”,这年头,少吃为佳是上上策。七成饱是可信的经验科学,多余的三分完全是浪费,是祖先遗传下来对抗饥饿的一种细胞记忆。同时还得多多转录“幸福因子”,大量翻译“快乐蛋白”,调节好心理姿态也是重要环节。
 
        5、尽快启动“沉默基因”, 尽情地去表达,也许人类的应急机制就存在于这些具有潜能的沉默基因中。补充好增强子,千万不要终止,前方将出现的越来越棘手的新课题:未知名的、新型组合的、溶血性的大肠杆菌,超级的疯狂病毒,还有那谷物中充满变数的“非预期营养成分变化”。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457138.html

上一篇:有机种粮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下一篇:《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十八:靠化肥养活人口

5 周少祥 蔣勁松 杨华磊 武夷山 DXY1234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