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li2233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技术创新

博文

初步解读两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思想的演化

已有 7034 次阅读 2011-6-20 11:18 |个人分类:科学政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南方科技大学, 朱清时, 办学思想

初步解读两年来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思想的演化

 

题目里的所谓两年,是从朱清时院士于2009年教师节出任南方科大校长算起的。这里讨论的南科大的办学思想从朱校长的历次讲话中的字里行间总结出来的,尽管本人尽力去解读了,但不一定准确。这是丑话,先说在前头。

 

南科大筹备建校伊始,最响亮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口号是“按照香港科大模式”,“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研究型大学”。无论是深圳市政府的宣传,还是朱校长本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和其他场合接受记者采访,都强调了这一点。不过,最近朱校长接受记者访谈,回应香港科大三教授的文章时,清楚地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即所谓学习香港科大模式,是在战略上,而不是在战术上,在战术上必须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这是很重要的办学思想转变,这个转变等于在说:香港科大模式在内地行不通。所谓自己的路,按照朱校长的说法,是不要按部就班按计划来,不必等到一切条件都成熟再招生。现在的自主招生,是按照家长选择、社会鉴定的思路来进行的,只要有人愿意来学,学生学成了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就算成功了。

 

先按计划铺好摊子招兵买马建立学科然后再招生是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香港科大三教授也是这个观点。鉴于朱校长打破了这一传统而决定走自己的路,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仅“按照香港科大模式“的办学思想被放弃了,“一步到位建成亚洲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估计也被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

 

两年前,南方科大称,理、工、管理,是其学科三大支柱。未来的南科大,学科比例是理学30%,工学20%,交叉科学20%,管理15%,文科5%。按照香港科大三教授的想法,是要根据这个学科规划,进行教授招聘,专业设置,课程规划等。朱校长最近表达的思想是,按照计划规划办学的思路是行不通的,因为现在人才竞争太激列,不是想招什么人就能找到什么人的。朱校长的思路是,先引进大牌教授,然后根据引进的人才,再来规划学科和专业。

 

不过,两年前朱校长接受《科学》杂志采访,在被问到如何保证能够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的时候,他说了南科大的两个优势:一是工资高,特聘教授的工资待遇不低于香港科大的教授,这点是北大清华不能比的;二是科研人员研究经费按拨款来,他们不用到外面去竞争经费。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朱校长的思路前后变化比较大。南科大招人的这两个优势是十分诱人的,按理说北大清华应该感慨人才会被南科大挖走或者截留才是。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使得朱校长有此转变,不得而知。

 

还有,关于副校长的聘任。看来深圳市政府摆了乌龙,或者事先没有跟朱校长好好沟通。朱校长的意思是,不要现在就聘任副校长,副校长应该在教授招聘到位后,由教授选举产生。

 

另外,通过朱校长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南科大的《管理暂行办法》制订过程中,争议很大,导致了延迟出台。而且,朱校长透露,他对这个《办法》并不满意。究竟不满意在什么地方,他没有说。

 

南科大在办学思想上没有变化的是“去行政化”的决心。不过,我个人对“去行政化”的内涵一直搞不清楚。很多人说,“去行政化”的意思,是不要外面的行政干预,要给学校完全的自主权。这个我赞成。但是,在朱校长那里多次表达的“去行政化”,是校内行政人员没有级别的意思。我不太清楚怎样才能做到朱校长所指的“去行政化”,难道校长、副校长、学院院长、系主任这些职务,没有级别的含义吗?难道一个数百人的机构,可以不区分行政人员的职权,就能管理得好吗?有没有一个朱校长心目中的“去行政化”做得比较很的一流大学,让我们当个样本好好研究一下呢?



本文的信息来自如下网址:

1. “南科大不能拷贝任何学校的模式”——朱清时回应内外质疑, http://www.infzm.com/content/60468
2.  南方科技大学最新概况 筹建进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374210100d90a.html
3.  朱清时:南方科大要一步到位办成亚洲一流大学,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140.shtm
4. 《科学》访朱清时:已准备好做尝试改革第一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1/225371.shtm






关注南方科大
https://m.sciencenet.cn/blog-71485-457235.html

上一篇:人才引进的大手笔 ——母校的几个例子
下一篇:继续关注南科大,努力理解朱清时

22 陈安 刘立 马红孺 赵星 吕喆 曹聪 王涛 刘广明 陈儒军 苗元华 杨秀海 李云森 肖重发 戴越 陈绥阳 饶海 唐常杰 张天翼 曹俊兴 孟凡 bridgeneer 三面环山

发表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