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ci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ghuanzhi

博文

王金南——环境经济学1-4章学习小结

已有 3842 次阅读 2011-7-2 13:43 |个人分类:经济学学习小结|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环境经济学

 

第一篇导论:环境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环境质量效益评估,基础是环境质量影响和剂量反应函数。

第二篇理论

Ch2 经济学基本理论

2.1 帕累托效率:一种状态,每个人经济状况都好到一种程度,任何人再好会使另外一个人受损失。其必要条件:对生产要素,产品转换率之比=价格之比;对商品,边际替换率之比=价格之比。充分条件:所有等产量线与无差异线非凹。

2.2 帕累托改进:一项政策能产生净收入。

2.3 次优理论:系统一部分非最优工作,其余部分也不会最优工作。即逐步改进效率的政策不可行。

Ch3 环境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3.1 外部性:活动主体产生超出活动本身之外的利害影响。

3.2 外部不经济性:受体因主体的活动受损,且主体有可能降低活动水平。

3.3 环境费用=社会费用-私人费用

3.4 垄断竞争市场的外部性:反污染与反垄断同时进行。

3.5 科斯定理:在有效或不减弱的财产权(明确性、排他性、可转让性、可行性)规定下,处于外部性双方间的权利交易,可消灭外部不经济性。

3.6 环境不经济性的内部化:主体活动产生的外部费用纳入其决策。主要手段:直接管制:法规、标准等;直接赔偿:普通法或不成文法通过法院仲裁;基于污染权的市场交易:财产权下的自愿交换;非市场性的经济手段:拥有所有权的政府实行价格、税收、信贷、收费政策。

Ch4 环境质量与公共物品经济学

4.1 三类物品

4.1.1公共物品:消费不可分性(A对物品的消费完全不会减少B对物品的消费);消费无排他性。至少含其一。

4.1.2 准公共物品:具有较大外部影响。

4.1.3 可拥挤物品:可供很多人使用;超过容量限制边际成本急剧上升。

4.2 环境质量需求市场

4.2.1 需求:斜率一般为正。

4.2.2 有效性:很难准确确定所得=所需。

4.2.3 需求评估手段:支付意愿法、补偿意愿法、投票表决法、间接市场价值法、直接市场价值法。

4.2.4 总需求:个体的垂直相加(同一数量价格不同)。

4.3 环境质量供给市场

4.3.1 供给:由于个体对同一数量有不同意愿价格,采用同一价格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效率故需政府干涉。

4.3.2 定价与分配:差别价格,增加拥挤期额外使用者的边际成本。

4.4 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

4.4.1 公平:纵向收入的再分配;横向费用与收益集中于按收入特征确定的某一群体;代际分配。

4.4.2 公平与效率:总效益大于总损失即可接受。

“清除污染”产品供需图,D-需求;S-供给,R-排污量,P-价格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6487-461527.html

上一篇:BSGIS开发环境的搭建
下一篇:王金南——环境经济学5-9章学习小结

2 张檀琴 曾新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