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谛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hongcai 持允公论,道衡维新。

博文

关于中国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展望

已有 5135 次阅读 2008-11-15 00:34 |个人分类:热点讨论|关键词:学者| 中国, 大学校长, 选拔制度

    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新一轮的大学校长轮换问题,有的人提出了大学校长是否用公开招聘的办法来代替目前实行的任命制办法,或者走象副校长人选那样的公开招聘试验。我感觉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在近期看太不可能。原因有以下五点:
    一、大学校长与副校长职责是不一样的,副校长更讲求专业性,不是总体负责,而校长的职责则是全面负责的,所以大学校长的资格是难以具体规定的。显然没有具体要求就很难进行招聘;
    二、大学校长直接面对的上级领导,只有“知人善任”才能做到“上行下效”,招聘制度没办法保证这一点,而且在完全陌生的状态下是没办法与上级要求进行配合的;
    三、大学校长是把握全局的,并不是贴一个招牌,并非越是有名气越能够胜任,它需要很强的管理能力。这意味着即使在美国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未必能够行得通;
    四、中国大学校长与副校长之间是一个合作关系,不是一个聘任关系,因为大学校长、副校长之间有很大的相互独立性,所以协调能力是大学校长的第一位品质,如果不改变整体的官僚体制,根本无法推行大学校长聘任制;
    五、实行招聘大学校长必然要求很大独立性,这是大学校长必然的要求,不然他来应聘大学校长就失去了价值,而这一点正是中国的制度环境无法给予的。在中国大学校长很大程度上只是教育部的代言人,既不是学术的代言人,也不是大学自身利益的代言人,当然也不是社会需要的代言人,所以即使招聘精明强干的大学校长也是无用武之地的。就目前而言,比较听话的、善于协调的、有一定的专业资力的校长就足以胜任,并不需要多大的管理才能和如美国校长那样的筹划能力。可以说中国的大学校长是比较容易当的。这样的话招聘大学校长是多此一举。
    以上几点理由不是非常成熟,但归结一句话,中国目前推行大学校长招聘制还不是时机。至于将来的某一天是否要这样就很难说了。
    但从逻辑上说,中国要建立一流大学,就必须让大学校长独立行事,伸张自己的办学主张,而不是一味的听话型的。但这个校长可以是通过久经考验的模式来发现(教育部决不敢把一所大学交给并不熟悉的人来掌管),也不一定要通过招聘的路径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招聘的路径会快一些,能够加速有作为的大学校长出现,不过也容易出现一些乱象,这一点也是中国大学校长选拔制度改革中最为担心的。

大学换帅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190-46805.html

上一篇:也谈本科教学评估
下一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忧虑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