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生活生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ntec007 友诤友直友谅

博文

院士先生,这个不能让时间来考验!

已有 5360 次阅读 2011-7-26 19:56 |个人分类:RnR|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润滑剂, 中国人, 老师, 高新技术, 系统工程

读科学网新闻:简水生院士:更多隐患尚未公开 让时间考验京沪高铁

下面只抽取几段我能看懂的。既然院士们心里清楚这些问题,为何还要留待时间来考验?是嫌死的人不够多,还是屈于领导的淫威?维护公共安全的职业操守在哪里?

“轴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但轴承却不是我们自己制造的。而且,轴承的钢材(4895,-5.00,-0.10%)是什么,也不太清楚。里面的润滑剂是固态的,列车开起来之后,固态润滑剂变成了液态。我们学校的老师曾经做过实验,......跑330公里,可以跑到好几十万公里吧。但跑385公里,跑到2万多公里的时候,就不行了。所以后来为什么退下来?就是这个原因。”

“只有德国做了一段无砟整体道床实验,但当时的部长却拍板决定中国的高铁都采用这种无砟整体道床,谁也不敢提不同意见。

“无砟整体道床靠得则是压在钢板下的弹簧抵消应力。但弹簧能否消除温度变化产生的钢轨伸缩问题,与弹簧自身的钢材有关。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二分之一MV平方向前冲的力量,都吃在弹簧上了,很可能使得弹簧发生崩裂,这方面,没有做过任何科学研究分析。…… 究竟这弹簧的钢材要求多高强度,能维持多长时间?任何钢材在不断的应力作用下,都会弹性疲乏,一旦弹性疲乏,一旦龟裂,就可能断掉,那时的钢轨将如何稳定?这个问题可比接触网问题大得多了。…… 即使可以更换弹簧,所发生的费用也很可观。而且,高架上900吨一根梁的价格,与平地上建设有砟道床的价格相比,要贵得多。何况现在要修16000公里高铁。这些问题,都需要经过充分的论证。速度越快,所有的钢材,都要重新考虑。这里面的隐患必须加以排除。”

“既然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就不吭声了,让时间去考验吧。”

专家职业操守中的重要一条,就是对涉及公众安全的问题担当Whistler-blower即吹哨人的角色。这些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或价值取向的问题,这是一个人命关天的问题。都不说,任由部长大人胡来,最后就是鲜活的人命在瞬间消逝,就是各种“奇迹”!


无论别人是如何讲,我们不能不吭声,任由时间去判断。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3568-468729.html

上一篇:到底死了多少人?
下一篇:Wait... 诗一首[转载]

24 丁甜 朱教君 李学宽 刘全慧 杨开 曾泳春 刘洋 黄锦芳 许培扬 肖振亚 肖重发 谢海燕 武夷山 吉宗祥 侯成亚 刘建兴 水迎波 刘钢 朱志敏 杨文祥 zzjtcm mqp jlx1969 goudan1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