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2+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yj 陈永江西安交大压缩机教研室退休教师一生从事化肥厂用大型压缩机

博文

历史上的《南洋大酒店》劝降

已有 4452 次阅读 2011-8-5 15:05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white, 新浪微博, 大酒店

  "历史上的《南洋大酒店》劝降"

 

历史上有没有类似《南洋大酒店》的劝降事件呢?想想一些历史事件,不知道是不是类似和相同。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吧!

例如:汉苏武在北海忠贞守节时期,汉朝降将李陵曾经去北海劝降,应是一例,这在戏剧中也有反映:苏武唱

……。

我有心将身投北海,
诚恐怕落个无用才。
无奈了忍饥挨饿暂忍耐,
苍天爷呀你何日把眼睁开,”

(李凌上场,唱)
奉君命劝苏武来至北海,

今日里见故人有口难开,

我降番又劝他良心何在?

悲悲切切下马来,
那是苏仁兄,仁兄,“贤弟。贤弟”;
……。
弟兄们相会,”在荒郊外”
我含羞带愧,“跪尘埃”;
见仁兄衣衫褴褛,“你的衣管带”;
珠泪滚滚,“洒下来”;
弟奉命领兵,“边关外”;
征战胡儿,“你显将才”;
胡儿骁勇,“我兵败”;
为国家尽忠,“你理应该”;
谁料想误中奸计阵前被擒,“纵然一死也畅快”:
可怜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你怎安排”:
他劝我投降北国,“你就该不理又不睬”;
莫奈何暂且投降北国,
你大不该;
且留我有用之身,你名誉坏”;
弟以死报国,“看将来”;
……。
小弟今日,“来北海”;
相劝仁兄,“为何来?”
劝仁兄暂且投降北国,“我岂能半路中途把节改”;
似这等冰天雪地这样苦愁,“我忍耐”;
……。

 仁兄啊,降番之事还要你三思而行,
苏仁兄,降番之事还要你三思而行,

(苏武默不作声!李陵唱:)
苏仁兄真乃是忠臣烈宰,

羞的我小李陵头儿难抬
我在此间莫久站,

忙回番营把令还。
(李凌下场,苏武唱:)
“小李陵讲此话全无道理,
怎知我汉苏武一片心怀。
望天朝想吾主伤心落泪,
冻煞我汉大臣我理得心安。”

    ————

苏武始终没有屈服于天寒地冻、无衣无食、远离天朝、妻离子散等等艰难困苦,鄙视李陵的叛国投敌行径,最后他沉默不语拒绝了李陵的劝降,他19栽的忠君爱国气节,流芳百世。

但是另一方面,李陵也没有那么气势凌人,说明李陵还清楚,自己叛国又来劝降,本身就是错误的卑鄙行为,而不是理直气壮!

     ————————

    第二个例子,应该是唐朝安禄山叛变遭到常山太守颜杲卿的坚强抵抗,颜被俘后绝不投降,并且痛骂安禄山忘恩负义,被割舌而壮烈牺牲;

    第三个例子,应该是南宋著名的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虏羁押大都后,虽然元兵利用叛徒劝降,文天祥大义凛然的写下了《正气歌》青史留名,文天祥歌颂了历朝历代的12位忠臣烈士。实际上是用历代忠臣在勉励自己。

    第四个例子,应该是清朝劝降洪承畴,后者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京剧《洪母骂畴》就是鞭笞洪承畴的奴颜婢膝,歌颂洪母的品德崇高的;

    第五个例子,应该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三省后,特务头子到北京劝降张学良将军去东北当东北王,遭到张学良将军的怒斥;土肥原贤二转而劝降满清末代皇帝溥仪,这个叛徒便欣然效命,从天津逃往大连,后又死心塌地的做了傀儡皇帝,日本帝国主义的走卒!

          ————

    以上许多例子,都与《南洋大酒店》的劝降,不太相像,不过,

    第七个例子,应该是京剧《红灯记》。其中李玉和赴宴,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例如:

鸠山的“我劝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

和“你们现在如果有人提出退出六人,还为时未晚”的威胁差不太多。

鸠山的“再不把头回,我让你筋骨碎”;

和“你们准备李连以诽谤罪把你们告上法庭”有些要命发要挟相似。

鸠山最后,把叛徒王连举拿出来威胁李玉和“识时务……”;

和卢副校长举出四所大学的弄虚作假为例,说明高校现在弄虚作假成风,你们不要大惊小怪。也有教育举报人“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类似之意!

    ——————

当然,《红灯记》写的是敌我矛盾、民族矛盾、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南洋大酒店》是西安交大,两种人生观世界观的矛盾。两种立场观点作风品质的搏斗,二者不尽相同,用以比拟并不恰当。

所以说,这叫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博主2011年8月5日.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6527-472169.html

上一篇:《从舵手到造假者的帮手,王书记你怎么了》(三)
下一篇:《从舵手到玩弄举报人,王书记怎么了》(四)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