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经济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light 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三个变量互相制约和发展。

博文

科研是精英的事还是大众的事 答yishengwuji科研的进步: 天才的游戏 or 众生的苦役?

已有 3348 次阅读 2008-11-19 01:25 |个人分类:思辨|关键词:学者| 创新, 科研, 精英, 评价

原帖见
http://www.dxy.cn/bbs/post/view?bid=53&id=13163870&sty=1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搞得。

首先唱唱反调:
直观一点看,楼主想解除众生的苦役,但实际是想给天才们更好的资源配置条件。
这个文章说到底也是一个商业行为。是天才们的一种争取资源的利益软文。

精英主义与公平主义现在很少有人讲,但实际上大家都在做似左实右的事情,或者只做不说。
就如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最终目标是公平,但通过短期集权垄断,保障天才们的饭碗和致富空间,来给全社会的可享受的更大资源空间,也就是我签名所述的科技将有限资源无限化。

所以按楼主之意,这件事也可以理解为科研是精英们的事,还是所有人的事的一个社会选择问题。

就社会整体而言,这个答案已经给出,社会分工越细,整个社会效率越高,大家都更富裕。科研是第一生产力,毕竟不是全部生产力。作为生产要素来说,可以说科技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其毕竟不能取代其他要素。 
天才们的资源最终在那里来,还是要全社会的市场化配置来完成,不是所有天才都能得到社会或市场的认可。作为其他行业的科技发展来说,如理工科的技术从发现到最终市场化极端的有摩尔定律,普遍来讲,如dvd,cdma的专利池能非常快速的保证发现者在全球经济中取得回报。但医疗方法限制专利申请,药品研发的长周期高风险问题,仅仅依赖精英们的科研行为,这个社会选择有其自身逻辑矛盾的内在问题。也是市场失灵的问题所在。
所以国家对医疗科技进步采取的资源配置,肯定以非市场表现的配置为主。而集权式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有就比较突出。整个社会在知识产权制度上可以通过短期放弃公权集中给私权来获得整体的公权的更大发展。但知识产权制度也难覆盖的疾病治疗和诊断方面,如何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得到体现。如何吸引精英们来为之奉献。如何更有效的配置资源。我们总是要有个解决办法。
现在的制度解决方案,也可以说是一个次优选择,通过对医生晋职称的科研要素考核,来吸引大众的关注和进步推动。
作为天才的新医疗方法和技术没有知识产权这个制度推广,资本意志的扩张,或者说源头创新或原始创新的全球推广。那么模仿创新,继承创新的应用就更应该是普遍行为。
这是我对现行制度的一个方面的理解,即现行制度也有可取之处,所以也可以说给楼主唱唱反调。

但我个人实际上对现行医药人才评价和选择以及科研制度的不满也是有的,就如经济学家三种人之分,真正的经济学家,形似经济学家的利益代言人,传教者。绝大多数的经济学者,不管以此谋生的专业人员,还是业余的爱好者,绝大多数人只能是传教者。能真正称为经济学家的可谓少之又少,我们看到大多数的经济学家是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而科学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医生也没有太多的例外。作为传教者的考核,你当然不能用创新这个指标或科研的指标来一刀切。就如不能削足适履,用英语水平这个工具指标来考核中文工作者一样。
如果我们把科研的概念与创新的概念联合起来,模仿创新,继承创新也是科研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对原创新的考核标准也不适合直接推广到这些模仿创新上。
厨师的考核标准是几个经典菜式的制作,而创新菜式反而不一定得到一般的标准认可,这是一个对大多数人有效的制度。

我们不管精英们怎么发展,还是以大多数人为考虑对象,那么中国对医生的考核制度,最终是要体现在待遇问题。不做科研的人,他们个人发展空间,待遇问题与什么挂钩,职称与科研挂钩,说到底还是个人待遇问题。这些人出路在那。问题就拐的比较远了。这里既有我们脑体倒挂问题,也有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也有国家比较贫穷的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542-47381.html

上一篇:我感兴趣的科学相关问题列举
下一篇:香山饭店赏秋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4: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