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相随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iwaluodi

博文

现在的我——人生小计

已有 3527 次阅读 2011-8-18 01:4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style, class, 赫胥黎, 天演论, 负责任

    有一句话常听别人提起:如果没有办法改变一个环境,又不可能转身离开,那就只有去适应这个环境。赫胥黎的《天演论》里也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译)。负责任的讲,从出生到现在的20多年间,我从未怀疑过以上的这些说法。准确的说,是从未对这些东西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因为在以前对它们没有切身的体会。然而人确实是拥有极强适应能力或者说自我调整能力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点我现在是深刻的体会到了,也许是因环境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带来的压力激发了自身的潜能,使自己的潜力得到发挥。总而言之,现在的我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个很大的不同。

    那么现在我究竟怎么样了呢?自己细想了一下,做事时那股轴劲比做学生时要强很多,这一点我认为与我的性格很相似,尤其在我的印象中,我小的时候就很轴,绝对属于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那种。只不过上学多年,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自己的轴劲逐渐隐藏起来了。庆幸的是它并没有被消磨掉。与领导接触时更注重说话技巧了,说白了就是有点圆滑了,但我认为这与领导的风格也有很大的关系,个人习惯不同,很有必要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与其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在完成某项工作时明确、高效。但无论领导的风格如何,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各类问题都是非常可取的。

    说句实话,我说自己与以前相比变得更轴了,这很大程度上与周遭环境所给予的压力有很大关系。以前一直在上学,做什么事可以不必过于较真,很多时候甚至是得过且过。遇事不愿与他人去争辩,可能是内心中的不自信抑或是怕得罪人的缘故。长此以往,必定养成对很多事含糊其辞、不求甚解的毛病。

    而我们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一旦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的惯性,再想要做出改变很不容易,绝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拿我自己来说,刚工作时我还完全保留了做学生时的那种做事方式,没有想过要取改变什么。然而这样做的弊端太过明显,很多工作自己未能做到心中有数,该问的没有问,该说的话没有说,最起码是很耽误事的。如果坚定的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想结局还是很明确的,只不过结束的方式会有一些不同。如果自己主动一些应该会更好一点,最起码在面子上说得过去。

    所以现实往往是很不讲情面的,它不会因从事某项工作的人的特点而去过分的迁就他。而且一旦你不能使自己适应它,就会立即被它抛弃。所以很现实的现实摆在眼前,我想首先我们能做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搞清楚自己有否必要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待下去,有了答案之后才会有接下来的所谓一、二、三......至于怎样作出上述决定,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大、很严肃的人生命题,而我的经历、见识又相去甚远,也许在若干年之后我会对此有更深刻的个人理解,所以这里不打算多说。

    我自己是选择留下来了,我的想法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从目前的环境中汲取我所欠缺的营养,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不能接受被别人小瞧的结果。何况自己读书多年,虽然社会经验欠缺颇多,但如何做人还是没有忘记,绝不能真的把书读肚子里而让自己的脑子闲下来!我想是这样的想法促使我去自我调整,坚持住自己原本的长处,同时对于过去的不足尽最大程度的努力去改正。

    如何去改变?这是一个很严肃而又充满了趣味的课题。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潜在的敌人:惰性。它没有站在明显的对立面,让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他的存在。它隐藏于一个人的内心里,平时不会显现出来。而一旦在某个人下定决心做出改变时,它就会表现出强大的阻力,而且极富韧性,极难击败。他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当你最身心俱疲时给你致命的一击,使你之前全部努力的成果完全付诸东流。所以能否战胜这个心魔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有时我有这样的感觉:想方设法刻意去做某件事时,不仅做的过程中自己感到无所适从,而且其结果往往也不能尽如人意。现在想想,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自身的积极性、潜能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这种积极主动性的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其反面:做事时很被动,无从下手。一言以蔽之:态度决定一切。只有自己真正想好去做某件事了,才有可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做某事时心不甘、情不愿,爽性就先停一下。

    态度很重要,但空有态度和热情恐怕也是不够的。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和规律,自我调整更是一门很大的学问。首先我认为不能急躁,人常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知道个人的习惯也是久经磨练而形成,如何能在短期内想变就变?圣人恐怕都很难做到。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点滴的积累,把平时的小改进都积累起来,日子久了必定会有大进步。我的感觉是在某一天,突然间发现自己和以前相比真的是变了许多。而在这之前我从未刻意想过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可以说有些东西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唯有摆正心态、塌下心来认真去做才可能取得我们所希望的进步。

    不客气的讲,不急只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另一点亦是非常关键,可以说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它。是什么呢?自信!人们常说过分的自信就是自负,这个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可过分的不自信也会对我们及周围的人产生负面的影响。这种由不自信衍生出的自卑感不仅影响着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可能会看的全面一些,认为这个人能力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是自信心不足,在工作加以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以后必成大气;另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一个对自己都没有自信的人如何胜任将来的工作,如何与同事打交道,会认为你能力不够;还有一些人,同时看到你的潜力和不足,但又害怕自己地位在将来受到来自你的威胁,遇到这样的人不排挤或者少排挤你都算命好了!

    然而一切一切问题的关键都在于自身。任何时候抱怨自己的命不够好,没有遇到伯乐或者总是受到排挤,都只能是小脚妇人缺乏远见的看法。只要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就能使别人充分认识的自身的价值,不愁没有好的出路。退一万步说,只要有了两把刷子,别人请你你还不一定干呢!自己创业不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吗!?!?

    话未完,夜已深,择日再续!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6555-476520.html

上一篇:生活感悟
下一篇:人生小计(二)2011-12-1

1 马臻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7: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