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的博客 (Meng Jin's blo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nsblog

博文

走过天下黄河第一桥 精选

已有 9092 次阅读 2011-8-20 07:0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与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到兰州附近跑野外,第一次真正的身临黄土高原。飞机降落前,可以看到黄土形成的丘状山包,上面有人工挖出来种树的地带,围绕着山呈等高线状。那么大的面积,感觉那工程就像是在修长城。从机场往市区走,可以看到路两旁的黄土山上,靠人工灌溉,有些树林已经起来了,一片绿色。但常到这里的朋友说,山这边有绿树,背面就没有了,因为面向公路的一面,是要给领导看的。我不得不佩服领导的力量,过路的地方,黄土山都会变绿;能有几个领导跑山背面去转转就好了,让那面也绿起来。

             到兰州来,我最想看到的是黄河。我以前没有见到过黄河,一直都不死心。车快到市区时,就看到黄河了,让我很感慨,她是那么有故事的一条河。和我的预期相符,水是黄色的,名副其实的黄河,这是黄土高原的色彩。和车上的朋友聊天,问有没有去过壶口瀑布,他说去过,很精彩。说壶口瀑布既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也不是最高的,所以参观的门票上说:最壮丽的黄色瀑布。最好的人,最坏的蛋,一个最字,让多少人费了多少心。

             看到黄河水,当时我就想到尼亚加拉瀑布,那碧绿的水倾泻下来的壮观场面。那年我去参观时,正好是胡主席访问加拿大后不久。朋友们说他参观完瀑布后,临走时,又回去看了一眼。好的水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大概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有感触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兰州段见到的黄河,和我的预期不太符合。她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那么奔腾咆哮,而是有点倦意和沉重,很温顺地穿城而过。城区的河边,已经都改造得很漂亮了,有了黄河水,花草弄得跟花园似的,大热天人可以在树下躲阴凉。

             兰州市区有很多工矿、石化企业,和市区同处于东西向的狭长谷地中,很多位于上风位置,对市区的空气有很大影响。市区给我的印象不太好,很多的黄土高原的尘土,这大概是自然的情况,人还不能胜天的一个例子。市区也很堵车,感觉比北京堵得还厉害。一个原因是市区的条带状,大家不是向东就是向西,再加上交通规则遵守得不好,很多随意发挥的行车方式,给交通添了不少堵。

             我们住在甘肃博物馆对面的友谊饭店嘉宾楼。住下后,已是三点钟。因为第二天我们就出野外,再没有乱转的机会,也不知道我是否还有下一次,就想到黄河边上去走走。同行的各位去休息了,我一人马上下楼,打了一辆出租出去转。时间不多,就先到白塔公园去转了一圈。公园正在修整中,大部分都关闭。有些游人,在山上林荫中休闲,嗑瓜子,一地的瓜子壳。除了能鸟瞰黄河和铁桥,见到河这边的古意和河对岸的现代风相对峙外,公园中没有什么可看的,我就下山去看黄河上的桥。我的同事建议过,一定要去看看那座桥。

             这座铁桥,现在名叫中山桥,是黄河上的第一座铁桥。铁桥建成以前,这里是座浮桥。铁桥始建于1907年(光绪33年),1909年建成。边道行人,中间走马车。这座桥由德国人建,各式的建桥材料也是从国外购买,由海路、旱路运到兰州,运费是建桥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桥建好后,经过了一些改建,主要是提高承载量。我去看时,铁桥又刚改建完毕,提高了一米多,以利过船。我们同行的一位同事,做过领导,知道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新鲜事。他说原来的合同中,中山桥的合同保修期是一百年。几年前大桥100年周年时,建桥的德国公司给中国的有关部门寄来了一封信,说保修期已到,合同完成,提醒中方关注桥的某些部位,以及哪些地方需要修整,等等。德国人的风格,能守信誉100年,值得学习。不像现在的一些豆腐渣工程,建好了拿着钱就完事,以后垮不垮就看你的运气了,与我无关。希望等到长江第一桥一百周年时,武汉市政府也能收到一封类似的信。

             站在天下黄河第一桥上,看着桥下流淌的黄河水,体会到世界上的事情,有些是永恒的,有些是暂时的。比如流淌的黄河,是永恒的,尽管人们通常对她习以为常。黄河水遇到沉船礁石而起的浪花,是瞬间的精彩,让人大呼小叫。从永恒的河去看溅起的浪花,和从溅起的浪花去揣摩永恒的河,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博物之旅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99-477437.html

上一篇:夏天的故事
下一篇:红色

61 陈湘明 刘立 吴飞鹏 肖重发 张婷婷 吕喆 王安邦 刘用生 李学宽 钟炳 李璐 王琛柱 王德华 余昕 傅云义 马磊 石富强 丁甜 杨芳 刘晓瑭 王振亭 武夷山 曹建军 黄锦芳 陈绥阳 杨远帆 吴吉良 张志东 郭向云 刘全生 杨月琴 张玉秀 刘苏峡 杨正瓴 徐耀 柳顺义 武京治 王芳 曹聪 刘俊明 沈晓雄 罗发龙 尚占环 陈儒军 雷栗 肖振亚 孙永昌 苗元华 蒋密 刘颖彪 曹成 刘艳红 刘光银 赵宇 陈立军 高大海 chisuhao tuner chenzh57520 xiexianli biofans

发表评论 评论 (8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