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集:龚胜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龚胜生 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博文

这个暑假不特别

已有 3872 次阅读 2011-9-2 22:24 |个人分类:流年往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红色旅游, 延安, 暑假, 壶口瀑布, 陕北

    暑假时间挺长的。从7月2日,到8月31日,两个月时间,够让人羡慕的,都说当老师好,说是有两个长假。表面看来是这样,其实看你在高校是做什么工作的,对真正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假期可能更忙。几个月没有在博客上写一个字了,我得晒晒我的暑假,看是怎么度过的。
    7月3日  地理资环两个专业183位学生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动员大会,落实各项实习准备工作。
    7月4日  中午为实习指导老师饯行,一点半钟送别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4辆来自宜昌的大巴。虽然野外实习的老师和学生都买了保险,但从此心就悬到了嗓子口。阿弥陀佛,菩萨保佑,实习期间千万不要出差错!
    7月5日 暑期研究生加班,布置任务。
    7月6-10日  参加学校统战部组织的赴延安红色旅游活动。去了桥山黄陵、壶口瀑布和延安,从延安回西安后没随队伍去华山,而是去了灞水边的世界园艺博览园。没有太多的感受,但有几点难以忘记的记忆。
    一是延安的酒店太能要钱了,不仅不允许自带酒水,就是开个西瓜都要“加工费”30元,与潜意识下的陕北人民很纯朴的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倒是给人一种这是一个因为红色旅游暴发起来的地方的感觉.
    二是在毛主席与其儿子谈话的石凳上坐了坐,想着毛岸英如果没有上朝鲜战场,如果没有被美国的炮弹炸死,新中国的历史是不是会与现在有些不同?又想现在的国家领导人的儿子、姑娘都在做什么?旁边有个广场,有几个农民在唱陕北红歌,唱罢要钱,其他人躲开了,我心甘情愿的给了十元钱,因为只有这让我感受到,我这是在陕北、在延安。
    三是路过南泥湾,确实有点“塞北江南”的味道,植被非常的好。从延安回西安的途中,看到大部分地方黄土梁、黄土卯上的植被都比我想象的,以及我原来在西安读书时坐火车所看到的要好得多,看来只要假以时日,在陕北恢复良好的植被还是有可能的。
    四是在西安城,我感觉离这座城市疏远了。疏远的感觉,其一是因为先师史念海教授仙逝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愁自然涌上心头,其二也是因为这座城市有了很多的变化。九二年博士毕业离开西安后,我这是第三次回西安了,一次是九五年去参加青年地理工作者会议,那时导师还健在,我去看望了他;第二次大约是零五年,陕西师范大学校庆我去讲了一次学。这次离的时间比较长,城市变化很大了。
    五是在世界园艺博览园参观,感觉陕西人或者西安人做事,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兵马俑般的沉重。零五年到母校讲学,宏岐兄(现在暨南大学)带我去看了大唐芙蓉园,很是震惊。这次看园艺博览园,又有那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其实更主要来自我对湖北的对比。去年去上海世博园,我就看了中国馆和湖北馆,湖北馆曾经被我的同事吹嘘得如何如何了得,我看了大失所望。这次我看园艺园,特意去看了湖北园,那简直不能用大失所望来形容,而是要大骂其娘,觉得工作在湖北真是羞愧死了,那是什么东西呀?!评个倒数第一还抬高了。原来有人说武汉是“全国最大的县城”,我还有点不服气,看了这个主题为三峡大坝的湖北园,真是不服不行。这个园是由湖北林业厅负责做的,八月份我到随州去参加森林城市评审,内中有林业厅的同志,我询问过他为何做成那样?他说省里要林业厅负责做,但又不给钱,林业厅挤了八十万元才做成这个样子的。我不知道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是怎样想的,这是宣传湖北多好的窗口,多好的机会,竟然花八十万元打个水漂,留个败笔,与其这样,不如不做啊!
    7月11-12日 检查学生加班的进度,听取学生的汇报,解答制图、写作、查资料中的问题。核对《中国三千年疫灾史料汇编》中的宋元明清的疫灾史料。
    7月13-15日 13日坐动车去复旦大学,14日下午在复旦大学做报告,15日返回武汉。
    7月18-20日 去宜昌看望野外实习的老师和学生,19日与学生们同登宜昌的“珠穆朗玛”——大老岭。山高路陡,有些地方即使是从成都上九寨沟,也不过如此。下午返回时还遇到雷电大雨。心想:不出事故则已,一出就是特大事故。这个地方只能让研究生来,本科生明年就不要再来了。20日把全体190个实习师生安全带回学校,石头落地了。
    7月22日 住进中南医院。本来两年前就应该去医院调理血糖,但一直没有时间去,由于血糖一直没有控制好,血压也上来了,竟然高达180多,不住院不行了。本来要去参加在新疆召开的地理学年会的,而且还和几位同仁约好了的。但因为要开政协常委会,没有去,在家里做点事。每天去实验室督促下学生的工作,晚上做点研究工作。
    7月25-29日 在东湖宾馆参加省政协常委会会议。晚上住在宾馆,白天抽空去医院输液。
    7月30-8月5日 参加学院的暑期考察活动,去了厦门,看了金门,到了永定,游了武夷山。武夷山我这是第三次去了,本来在住院,不能去的,但这是学院第一次允许带家属,所以带上药去了。回来见到有退休老师在群里质疑是去“旅游”,而不是去“考察”,写了一首小诗劝喻:“考察与旅游,如何要分明?人各安其位,俏也莫争春”。
    8月6-26日 继续住中南医学院内分泌科。其间8日-9日,代表省政协到随州市参加森林城市的评审。住院总计36天,花费将近2万。血压正常了,血糖指标也比前几次住院效果要好一些,不过服用的药物和使用的胰岛素剂量也多了。我估计出院以后又很难控制了。
    8月27日  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会。请毕业博士生刘国旭来校谈国家教育部课题结题事宜。
    8月30-31日  韩国博士生金贤善来报到,派学生接待,31日中午请她和同学吃饭。开学报到。
    9月1日 上午学院办公会,下午学校中层干部会。
    9月2日 上午迎接校领导带职能部门来调研,下午全院开学大会布置新学期工作,然后召开教学竞赛组织工作会。明日将迎接新生报到。
    这就是我历时两个月的暑假。假非假,忙无果。哦,对了,假期有个好消息,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了,值得记一笔。


https://m.sciencenet.cn/blog-5861-482340.html

上一篇:“捍”讹为“撼”,这是怎样一种征兆?
下一篇:龚式感悟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2: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