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jszy 垦荒不止,求真务实

博文

提高纵向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的对策及建议(二)

已有 3439 次阅读 2011-9-9 10:20 |个人分类:技术转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关键词:学者| 科研项目, 科技投入, 投入-产出效益

提高纵向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的对策及建议(二)

——以北京市为例

傅正华1   林耕2  赵连荣3

[本文发表在《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12期,重新登出略作修改]

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 1000852.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北京  100035

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接上篇)

3 盘活科技成果存量,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成果效益

据测算,北京90%以上的纵向科研成果闲置,未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如何最大限度地将长期积淀下来的科技存量变成经济上的增量、变成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我们设想,能否对多年积淀下来的科技成果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然后按照不同类别,或无偿,或收取少量的资金,转让给研究者个人,或技术中介机构,使他们获得完全的知识产权,从而调动他们将其转化现实生产力的积极性。北京曾有这样一个案例:中科院某研究所投入20多万元研究出一种获得“基因菌株虫光素酶”的专利技术,但10多年来一直闲置无用,无人问津,后来研究所在改制的过程中,将这一技术以低价转让给研究者个人,研究者个人又以两倍的价格转让给一家技术中介机构,技术中介机构以10倍的价格寻找到一家接产企业,并占有该项目18%的股份。现在这一技术已经实现规模生产,产生巨大经济效益。

当然,这并不是盘活科技存量的唯一方式。问题的关键是寻找出能够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并能将其产业化。这就需要有对市场有深刻的洞察力和收集、分析市场信息能力的技术经纪机构或者技术经纪人的参与。也就是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一切措施,盘活科技存量,使之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当然,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在此不赘述。

4 创新科技成果管理机制,调动研究者实现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现有的科技成果管理方式,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创新科技成果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者的积极性,使他们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我们认为,无偿或低价将科技成果转让给研究者,不应该是盘活科技成果存能量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成为一种长效机制,通过使研究者或技术中介机构拥有知识产权,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取得科研项目的最大投入-产出率。美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颁布《拜杜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投入产出的专利可以由研究机构所拥有。这一法案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技术转移工作。

此外,还可以在成果的归属上更为灵活,让参与科研项目的各方——出资者(包括政府和企业)、研究者个人以及项目的策划者都拥有一定的比例。

5 加大地方科技投入,力争在科技投入上有较大的增长

北京R&D投入占GDP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据统计,2004年,北京的R&D/GDP已达7%(同期,全国的这一指标仅为1.1%),远远超出发达国家3%左右的比例。但是,北京的R&D投入呈现出畸形的态势,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央政府的投入。有资料表明,中央政府三大科技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经费投入的40%投在北京地区的科研院所;1998年至2001年北京科研机构占用中央政府投入的总经费的比例,每年均为30%左右;在北京的科研机构中,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里,中央政府投入的比例从1998年起连年增长,从1998年的95.7%增长到2001年的97.5%。从上述数据中,我们认为,北京R&D投入占GDP的比例实际上是虚的,真正由北京地方政府投入的经费,从1998年开始,其绝对值反呈下降趋势,北京地方政府和北京地区的企业投入的R&D经费占GDP的比例,远没有7%那么多,只是略高于全国的平均值而已。

如前所述,北京的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是上海的3倍,而新产品拉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则仅为上海的1/4。也就是说,北京在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方面,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远远落后于上海。但是,我们要看到,北京所占有的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中,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央政府的投入,而非北京地方政府的投入,中央政府的科技投入,是为了实现国家科技发展目标的,很少顾及到北京地方科技发展目标,而这两个目标又在很大程度不一致。

由此,我们认为,为了实现北京地方科技发展目标,提高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就应加大地方政府的R&D经费投入,力争在近期内有一个较大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北京的经济、社会、科技竞争力。

                       (完)

 

主要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bjstats.gov.cn/tjyl/tjgb/200501210039.htm

2、罗昌宏,罗金沙.我国大城市科技资源实力评估.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65-66.

3、杨冰融,高宁.掌握知识产权 创新服务方式.中国科技成果.2004.2145-47.

4、饶从志等.适应科技新形势 组织大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3.6122-123119.


i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SM200311232109)。

第一作者简介:傅正华(1958-),男,湖北当阳人,1982年大学毕业,哲学硕士,现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研究。

北京市统计局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bjstats.gov.cn/tjyl/tjgb/200501210039.htm.

罗昌宏罗金沙.我国大城市科技资源实力评估.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165-66.

饶从志等.适应科技新形势 组织大科学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3.6122-123119.

杨冰融,高宁.掌握知识产权 创新服务方式.中国科技成果.2004.2145-47.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3911-484437.html

上一篇:提高纵向科研项目投入-产出效益的对策及建议(一)
下一篇:金秋穿梭讲学忙

1 谢鑫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