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与一个24岁的小伙儿说说X射线晶体学的“学问”

已有 3463 次阅读 2011-9-13 09:02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晶体学, X射线

与一个24岁的小伙儿说说X射线晶体学的“学问”。
作者: mirror (*)
日期: 09/12/2011 10:55:42

因为这位小伙儿与施老师是同行,因此比镜某来,他对其专业的“蛋白质晶体学”要理解得更深,镜某就是个“没文化真可怕”的人。

与24岁的小伙儿论“蛋白质晶体学”,镜某很担心被人认为是“欺负人”。因为刚读硕士的学生,对他所要学的学问通常不可能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也正因为如此,才敢说“最高级的生命活动形式只有在结构生物学的水平上才能阐释它们的本质”这类不着四六的话。

把一些“高等”的名词堆砌在一起,并不是学术的常规做法,倒很像是自欺欺人的常套手段。这句话应该是这样来表达:最高级的生命活动形式只有通过在结构生物学(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理解,才能从根本上把握生命活动机制、规律

虽然不能要求一个学生对自己所学学问的定位有什么深刻的理解,但是要求正确地理解自己所学学问并非什么特殊的要求。“(8).由结构确定蛋白功能”的提法简直就是太牛B了。若能做到这一步,根本就不需要瑞典的什么委员会的评议,依镜某“浅浮”的见识就可以判定给个炸药奖了。这句话显然应该这样说:(8).找出结构中与蛋白功能相关的部位,以及伴随着功能作用时发生的相关原子(官能团)的位置变化。

道理也很简单:在人们决定“(1).蛋白质克隆、表达、纯 化”的时候,这个蛋白质的功能就是已知的了(通过别的手段)。只是尚不知道蛋白质的功能与其分子结构、或者说分子中的某个官能基的相关而已。结构生物学的研究人员们还不至于“闲”到有闲功夫去探索什么功能未知的蛋白质结构

很佩服小伙子敢于对着镜子说“没文化真可怕”。与老一辈蛋白质结构分析的人不同,新生代的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分析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结构分析技术手段的建设阶段。小布拉格对食盐的X射线晶体学与做蛋白质结构分析的X射线晶体学虽说使用了相同的“术语”,但是,两群人所做关心的事情有着根本的不同。只有做材料(研究)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X射线晶体学,而做蛋白质结构分析的人们,不过是借用一个X射线晶体学的“名”,达到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实”。他们的最终目的与实体的“晶体学”根本就没有关系。对做蛋白质结构分析的人来说,大型的蛋白质晶体不过是为了提高信号强度的技术手段,晶体学的知识也不过是用来解析实验数据的一个方法。

同步辐射技术的进步,用几微米量级的蛋白质晶体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衍射数据;计算机性能的发达,使得数据处理的速度大为提高,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蛋白质分子的电子密度图了。遗憾的是,这样的技术进步却带来了从业人员“智力”的低下。这个现象与马克思对机器文明进化过程中劳动阶级“异化”的分析也有着惊人的相似。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m.sciencenet.cn/blog-362400-485800.html

上一篇:把科研与教学对立起来不合适
下一篇:围脖:需要区分医疗与医学的不同

9 吴飞鹏 李学宽 梁建华 马红孺 吕喆 朱志敏 徐耀 bridgeneer guoshuangp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