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印度6.9级地震已导致16人死亡:关注9月强震高潮

已有 3749 次阅读 2011-9-19 03:16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潮汐组合, 地震高潮

印度6.9级地震已导致16人死亡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19日02:51  新浪科技 微博
  新浪科技9月19日讯 美联社最新消息称,印度北部周日晚6.9级地震死亡人数已经升至16人,其中锡金邦5人、西孟加拉邦4人、比哈尔邦2人、邻国尼泊尔5人,所有数据均来自当地政府统计。报道称,地震还造成超过50人受伤。尼泊尔的5名遇难者中有两名男子和一名小孩死于英国驻加德满都大使馆外墙的倒塌事故。
印度发生6.8级地震 西藏局启动二级响应
2011-09-19 01:27:22 | 我来说两句 (0)
摘自地震局网站
北京时间2011年09月18日20时40分,在印度锡金邦发生6.8级地震。震后,西藏自治区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二级响应,迅速派出一名局领导带队的4人现场工作队赶赴亚东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日喀则地委书记也已带队赶赴亚东、岗巴等县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据外界媒体报道,目前地震造成尼泊尔5人死亡、印度2人死亡,至少25人受伤,锡金邦首府甘托克市多间房屋出现裂隙,绝大多数电话线路不通,电力中断,地震还引发山体滑坡。...
[点击进入浏览]
责任编辑:AP0014
http://news.21cn.com/caiji/roll1/2011/09/19/9172781.shtml
印度锡金地震2011年09月19日 02:20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印度北部锡金邦18日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印度东部和北部多个地区有明显震感,已经造成至少两人死亡。
印度气象局说,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8日18时11分(北京时间20时41分),震中位于距离北部锡金邦首府甘托克68公里处。地震发生时,印度首都新德里有明显震感,东部和北部很多城市如加尔各答和勒克瑙等都有明显或强烈震感。
印度媒体报道,地震已导致30多人死伤,印度警方在锡金灾区已发现一名印度士兵和一个小孩的尸体,他们显然死于地震。邻国尼泊尔也传出5人死亡的报告。
据印度媒体报道,甘托克一些房屋在震后出现裂缝,当地电力供应中断。此外,地震还造成锡金邦附近一些地区如大吉岭和西里古里停电,个别地方还有房屋倒塌。在一些震感比较强烈的城市,当地居民纷纷从房屋里跑到街上。新华社 中新 
震中 发震时刻 震级(M)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地图 2011-09-18 20:52:44 3.0 31.6 103.0 1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
地图 2011-09-18 20:40:50 6.8 27.7 88.2 20 印度
地图 2011-09-17 05:57:07 3.3 36.8 77.1 1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
地图 2011-09-17 05:08:06 6.2 40.3 143.1 3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9-17 04:32:31 3.0 39.5 73.5 7 中、吉交界
地图 2011-09-17 03:26:41 6.8 40.3 142.7 3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9-16 11:41:14 3.1 36.0 77.8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和田地区皮山县交界
地图 2011-09-16 03:30:59 7.0 -21.5 -179.3 590 斐济群岛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9-15 23:27:03 5.5 36.4 82.4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1-09-15 16:00:09 6.2 36.3 141.6 6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9-15 09:50:29 3.8 44.4 79.9 8 哈萨克斯坦
地图 2011-09-15 02:10:06 6.0 53.1 173.0 10 阿留申群岛
地图 2011-09-14 20:47:47 3.3 36.3 82.4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
地图 2011-09-14 20:10:05 3.6 36.2 82.5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民丰县交界
地图 2011-09-14 16:10:06 3.2 41.2 83.5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地图 2011-09-11 22:22:37 3.7 35.0 89.9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
地图 2011-09-11 17:52:45 3.2 40.7 99.6 9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
地图 2011-09-11 11:27:45 3.2 24.7 98.0 10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地图 2011-09-10 23:20:30 4.6 29.7 115.4 17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交界地区
地图 2011-09-10 03:41:34 6.4 49.5 -127.0 20 加拿大温哥华岛地区
地图 2011-09-09 14:31:21 3.0 33.9 88.7 9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09-09 11:26:58 4.2 22.2 121.0 8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9-08 08:15:50 3.6 39.9 75.4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地图 2011-09-07 09:04:23 3.6 35.3 87.4 9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
地图 2011-09-06 14:18:50 3.0 24.7 97.9 8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地图 2011-09-06 01:55:10 6.6 3.0 97.9 110 苏门答腊北部
地图 2011-09-05 17:51:57 6.2 -15.3 -173.5 30 汤加
地图 2011-09-05 08:04:10 2.6 39.6 118.2 18 河北省唐山市市辖区、丰南区交界
地图 2011-09-04 12:13:43 4.3 31.3 103.6 15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交界
地图 2011-09-04 08:56:05 3.2 30.9 103.4 1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成都市崇州市交界
地图 2011-09-04 06:55:36 7.1 -20.6 169.7 14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1-09-03 12:49:00 6.2 -56.5 -27.0 100 南桑威奇群岛
地图 2011-09-02 21:47:11 6.5 -28.4 -63.1 590 阿根廷
地图 2011-09-02 18:55:52 7.2 52.2 -171.7 20 福克斯群岛
地图 2011-09-02 05:18:55 3.4 39.4 74.9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地图 2011-09-01 16:41:41 3.3 37.7 115.3 18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衡水市冀州市、深州市交界
地图 2011-09-01 14:14:38 6.0 -12.5 166.6 30 圣克鲁斯群岛
地图 2011-09-01 03:14:20 3.4 38.5 120.5 7 渤海
地图 2011-08-31 19:22:32 4.3 21.8 120.8 8 台湾恒春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8-31 09:13:54 4.8 40.1 100.9 7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
地图 2011-08-31 00:23:50 4.2 24.7 98.0 10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
地图 2011-08-31 00:15:48 4.6 20.5 120.6 8 台湾恒春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8-30 14:57:41 6.7 -6.4 126.8 450 班达海
地图 2011-08-29 10:20:11 3.8 32.6 105.3 13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地图 2011-08-28 14:23:12 3.6 32.6 105.2 19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
地图 2011-08-27 18:29:47 5.7 44.0 104.6 9 蒙古
地图 2011-08-26 13:23:24 3.0 28.2 104.9 19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兴文县交界
地图 2011-08-25 18:39:55 6.3 -13.6 167.0 12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1-08-25 17:35:12 4.0 23.2 121.9 8 台湾台东县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8-25 15:01:16 3.0 32.6 105.4 11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地图 2011-08-25 07:06:23 6.1 -18.2 167.7 3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1-08-25 01:46:11 6.8 -7.6 -74.5 150 秘鲁

地图 2011-08-24 06:31:37 3.4 45.0 92.4 9 中、蒙交界
地图 2011-08-23 19:21:14 3.2 39.6 77.2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
地图 2011-08-23 04:12:20 6.2 -6.5 103.9 30 苏门答腊南部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8-22 19:23:36 6.1 36.2 141.9 3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地图 2011-08-22 05:05:29 3.1 35.0 92.2 1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
地图 2011-08-21 19:17:11 3.4 41.7 82.7 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拜城县、新和县交界
地图 2011-08-21 02:19:24 7.1 -18.3 168.2 3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1-08-21 01:13:07 6.1 -18.3 168.1 4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1-08-21 00:55:04 7.2 -18.3 168.1 40 瓦努阿图
地图 2011-08-19 19:44:08 3.0 29.0 104.5 22 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县
地图 2011-08-19 13:36:31 6.2 37.6 141.9 50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 
http://www.ceic.ac.cn/
关注全球强震和日本余震动态
       杨学祥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9月太阳潮又重复3月同样状态。
    2011年9月刚进入第4天,全球就发生2次7级以上地震,一南一北,遥相呼应;6级以上地震5次。9月进入地震高潮已成为事实,与9月的强潮汐月相对应。这是拉尼娜或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前兆,东西太平洋海平面的反向升降导致地壳均衡运动。
    2011年3月和9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3月到9月,太阳从赤道面移向北回归线,又返回赤道面,周期为半年。在太阳潮作用下,地球扁率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地球自转由慢变快,再由快变慢,完成一个周期循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73444
2011年9月潮汐组合:关注太阳潮周期
2011-8-9 15:08
                    2011年9月潮汐组合:关注太阳潮周期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1年1月至5月和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9月是下半年第二个强潮汐月。
 
夏至和冬至太阳在南北回归线,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小,每年4月9日-7月28日(110天)及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就发生在每年12月25日圣诞节附近;春分和秋分太阳在赤道面上,太阳潮使地球扁率变大,1月25日-4月7日(72天)及7月30日-11月6日(109天)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快慢时段的昼夜时间(日长)长短的差别不超过几千分之一秒,但是这种变化可以影响到气象事件,与计算值量级完全相符。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9月太阳潮又重复3月同样状态。
 
潮汐组合A:2011年9月5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9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3.04746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9月12日为日月大潮,1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9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8903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小,南北震荡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9月27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10度,28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最大,地球扁率变为最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变少,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7344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2761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487878.html

上一篇:西安9月以来降雨量为50年同期之最:关注潮汐周期
下一篇:四川巴中特大暴雨致9人死亡25万人紧急转移:关注9月强潮汐

5 杨华磊 钟炳 吴吉良 杨文祥 Runchiq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