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汉字的趣味

已有 7228 次阅读 2011-9-26 08:28 |个人分类:艺术|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金文

 

说“彝”

 

最近突然想起看“字”,特别是金文,看那一个个造型奇特而巧妙的字形,真是美妙无比的图画。那些字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演化了多长时间?我们至今还不清楚。拼音文字也许确定几个字母就可以根据读音来组合,造型文字却没那么简单——即使如今有几万个字在那儿,我们也很难总结几个基本法则来组合基本的笔画和偏旁。“六书”大致能说明汉字的分类,却不能完全说明它们的形成。电脑有时乱码,会出现很多有奇异的汉字,例如

 

    笚珨苂眅忕扥鼴扂垀扂佽扂珋醱垀岆

 

电脑里的这些字是怎么做的?是不是有什么软件,可以用笔画来随意组合?这令人想起一个笑谈:猴子随便敲打键盘,也能碰巧写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只是实现那种可能的几率很小很小而已。

汉字的生成法,应该不是随机组合的结果吧?

 

还说金文。金文字符里有很多造型奇特而优美,我最熟悉也陌生的一个是“彝”。

“彝”字很有意思,有个老师告诉我,“彝族”本来称“夷”,那个字不友好,后来党中央就选了“彝”,有米又有丝,他们看了很高兴。这个字的确是宝贝——商周青铜器的很多铭文最后都有“作X尊彝,子孙永宝”或“宝尊彝”的套语。(清代有个大词人(几乎最大的)叫朱彝尊,字锡鬯,一个名字包含好几样青铜器。)

 

可是,我学写金文,从来就没把它写好过——甚至也不知道它的笔画和零件儿该怎么分解。《说文》是这样“解”的:

 

宗廟常器也。从糸;糸,綦也。持米,器中寶也。彑聲。此與爵相似。《周禮》:六彝:雞彝、鳥彝、黃彝、虎彝、蟲彝、斝彝。以待祼將之禮。

 

但甲骨文和金文字形,几乎都不是这样的——只有下面那双手(廾)很清楚,托的什么东西呢?显然不是米和丝,是什么呢?我看不出来。有人说它像两手捧鸡(我还是看着不像),而《周礼》确有“鸡彝”之说《周礼·春官·司尊彝》:春祠夏禴,祼用鸡彝、鸟彝,皆有舟孙诒让 正义:鸡彝、鸟彝,谓刻而画之为鸡凤皇之形。(“舟”是底座,有人认为“舟”字应为“盘”字的误读。)更详细的描述是:

 

掌六尊、六彝之位,詔其酌,辨其用與其實。春祠、夏礿,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其朝踐用兩獻尊,其再獻用兩象尊,皆有舟。諸臣之所昨也。秋嘗、冬烝,祼用斝彝、黃彝,皆有舟。其朝獻用兩著尊,其饋獻用兩壺尊,皆有罍。諸臣之所昨也。凡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皆有舟。其朝踐用兩大尊,其再獻用兩山尊,皆有罍。諸臣之所昨也。凡六彝、六尊之酌,郁齊獻酌,醴齊縮酌,盎齊涗酌,凡酒修酌。大喪,存奠彝,大旅亦如之。

 

里面提到了“六彝”:鸡彝、鸟彝、斝彝、黄彝、虎彝、蜼彝。它们都是动物的形状,有不同的用途。可见,“彝”既是统称,也是个例。大概说来,“鸡”是它画刻的装饰花纹或者器形。(如罍画有云雷的花纹,而爵就是鸟雀的形状。)
 
    那么,对“彝”字我们该得到什么结论呢?

 

 
         容庚《金文编》收录的部分“彝”字字形
 
 
 
 


https://m.sciencenet.cn/blog-279992-490473.html

上一篇:没有逻辑才是最好的逻辑
下一篇:中微子的机会

13 赵宇 鲍海飞 吉宗祥 钟炳 陈湘明 武夷山 刘岩 陈绥阳 刘俊明 林涛 吕新华 guoshuangping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