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经济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indlight 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的欲望,三个变量互相制约和发展。

博文

ctd 学习笔记之三 谁写ctd?

已有 3801 次阅读 2011-9-26 13:57 |个人分类:科学方法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target, 素质教育, 注册, 先进性, 杭州培训

赵凤光

http://www.dxy.cn/bbs/thread/21188183#21188183

答丁香园网友问

 

如果听了cde的培训,其指导思想还是有先进性的。

其政府注册管理发力点,从质量标准变化为生产过程控制并进一步进化到系统研发。系统研发最低层次是 避免了漏项,高一点的表现为整体性的改善。其核心一句话就是质量源于设计的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药品研发理念。

而不是原来的应试考试,一考定终身,而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来看研发的质量。

http://xdrug.dxy.cn/bbs/thread/19915563?keywords=ctd这个材料里的第12页,第36和42ppt这个图是核心。

我是参加9月杭州培训,其在第10页和11页分别介绍了新旧模式的对比。

回到本题,应该是研发人员全员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注册人员肯定不会去关注发票和原料药的信息,这个第一责任人还是在研发人员身上的。                                                  

附问题:

kai67419 wrote:
自年初开始,CTD的事情在祖国大地传播的如火如荼,CDE更是将其作为重点工作而不停地作出动作,但是,从CTD的本质的角度看,不禁产生许多疑问,提出一二,供各位讨论:

1)从本质而言,CTD就是一种格式,欧美的真正有关CTD的指导原则主要是规定其中包含的章节,更简单的说法是,将哪些研究的结果收录在那个章节中;进而,在CTD格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诸如IND、IMP申请(不同临床研究阶段)是对CTD的各个章节的内容的满足程度的要求(如,申请I期临床时,药学做到哪一步、药理毒理做到哪一步等);

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CTD格式的文件 与 CTD文件的各个章节的内容 之间并不存在充分必要的关系,即,靠CTD格式来提高所谓“药品研发水平”“保证安全用药”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对CTD的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审评人员往往会根据CTD的章节的技术要求来看国内单位少作了哪些研究工作,因此,天真地认为照着CTD写申报资料就可以保证研究人员不缺项了。如果研发工作堕落到依据CTD章节的题目来进行,而不是依照产品的具体特性来进行,研发就没有了。

2)CTD引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谁来写CTD”,如官家所述,CTD是注册文件,在国外,CTD是由注册部门的一个相当庞大的CTD编写队伍来完成的;而据本人了解,在国内(甚至是在中国设厂的外企),申报资料多由研发人员编写;而在CTD的前提下,这几乎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若按照CTD的条目,实验工作的数量会成倍地增加,而CTD本身不同于“试验报告”,因此,CTD的编写的工作量十分庞大。在国外,多是由研发单位提供各个研究的研究报告(包括研究方案)作为素材,再由专门的编写队伍形成CTD文件(不恰当地说,相当于写一篇论著或综述)。因此,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必然出现“代理编写CTD”的专业公司。

3)所以,CDE在忽悠SFDA接受CTD的过程中提供了片面的信息,把“CTD格式的申报资料”与“药品研发水平”混淆了,使某些人认为只要是CTD,就高水平了。实际上,编写过申报资料的同道都明白,CTD格式不难,做原来的试验也可以应付。而且,最滑稽的是,CTD是很少要求提供原始图谱的,所以从某个角度看,反而容易了。

但,本人认为管理者忽视了“CTD撰写"”这个具体的过程,因为,在国内还没有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研发人员是不屑于、也不应该来撰写的,他们的主要工作十设计试验、得到数据。而注册人普遍没有能力来完成这部分工作(因为,原来的注册工作不是这个)。

所以,到底谁来写CTD? 这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或许是个商机?

供一阅,不当之处还请海涵。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542-490589.html

上一篇:科技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试论之一,借鉴丁香园的大夫寻找法!
下一篇:可以活人取视角膜?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