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冷空气来袭未来三天将持续降温:美国暴雪之后

已有 3203 次阅读 2011-11-7 09:45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美国, 降温, 暴雪, 冷空气

冷空气来袭未来三天将持续降温:美国暴雪之后

已有 20 次阅读2011-11-6 13:40 |个人分类:科技评论|系统分类:科技| 降温, 美国, 冷空气

0
冷空气来袭未来三天将持续降温 最低温仅10度
来源: 2011-11-06 11:35:23 已有0条评论!我要评论 | 挑战编辑部 | 复制链接 | 新闻报料 |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11月6日讯 作为岛城先锋创建活动中青岛市气象局的工作重点,访谈类栏目《气象万千随我行》将于每周日8:30分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首播,同时在青岛新闻网发布访谈实录。在每一期节目中,青岛市气象局的气象专家,将会就新近发生的国内外气象事件、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与听众朋友探讨交流。同时,专家们也会提供未来一周的天气趋势 ,并就即将
出现的天气情况向听众朋友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建议。
    11月6日 《气象万千随我行》第六十七期访谈实录

    主持人:坐看风起云涌,笑谈气象万千。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青岛电台新闻频道每周日上午8:30分播出的《气象万千随我行》,我是李默。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近期的热点天气事件:
    近日美国东北部遭受罕见的暴风雪袭击,积雪最深处达80多厘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到我国国内来看,本周多个地方也出现了降雪过程,其中新疆的乌鲁木齐和西藏的拉萨都降下了这个冬季的第一场雪。
    另外,本周我国中东部地区维持着大雾天气,多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能见度小于200米的大雾。
    国内外的这些热点气象事件都造成了哪些影响,事件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请到了青岛市气象台预报科科长王建林,来和大家一起解读天气事件。王科长,您好。
    王建林: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关注美国的暴风雪。就像刚刚提到的那样,近日美国东北部遭受了罕见的暴风雪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方面的情况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
    王建林:好的。10月29日,大雪降临美国东北部地区。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到了25厘米,能没过脚踝了;但这样的积雪并不是最多的,在马萨诸塞州的一座城镇里,积雪厚度达到了80多厘米;新罕布什尔州个别城镇的积雪厚度也将近80厘米。
    主持人:对我们成年人来说,80多厘米的积雪也快要没过大腿了,大家可以想象得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应该说,美国这次降雪的量是非常大的,那么从降雪时间上来看,这次10月末的降雪,算不算是最早出现的呢?
    王建林:这的确是美国几十年中经历的最早的一次的降雪,而且这场雪还打破了多项纪录,甚至超过了百年的气象纪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国纽约中央公园自100多年前开始记录气象以来,10月份降雪先前仅出现过3次,而今年的这次10月降雪创下了纽约当局自1869年以来10月降雪的最大记录。
    主持人:嗯,1869年以来10月份最大的一场降雪, 这么罕见的暴风雪肯定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王建林:的确这样。这场暴风雪让美国东北部的多个州进入紧急状态,数百所学校停课,许多城市的万圣节活动被迫推迟,并且导致了320万户家庭断电。另外,刚刚我们提到的宾夕法尼亚州等地方还因为暴风雪出现了人员伤亡的报告。
    主持人: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情总是让人心痛的。除此之外,这场暴风雪还给哪些方面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王建林:这场暴风雪还导致美国东岸部分地区交通中断。像费城国际机场、肯尼迪国际机场等机场的大量航班被延误长达数小时,至少有1000趟次航班被迫取消。暴风雪甚至导致新泽西州的机场一度关闭。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出现飞机延误、取消的情况,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旅客滞留现象,耽误了很多旅客的行程。
    主持人:这场暴风雪一定给美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我们国内来看,这一周我国也有地方下雪了。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王建林:受冷空气影响,10月29日新疆北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雨雪天气,北疆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在10毫米以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疆的乌鲁木齐迎来了今年下半年的初雪。与降雪同行的还有降温,30日早上5点乌鲁木齐的气温降到了-1℃,这也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那儿的气温首次跌到0℃以下。
    主持人:在不造成雪灾的前提下,每年第一场降雪的出现总是让人欣喜的,这个周还有没有哪些地方落下初雪呢?
    王建林:有的,不仅是乌鲁木齐,本周拉萨也降落了初雪。拉萨的降雪要比乌鲁木齐来得稍晚些,出现在11月1日凌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过程降水量也不大,但拉萨周围的群山都披上了一层白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雪白的群山,雪白的云朵,蓝蓝的天空,这样的场景是多么得赏心悦目,这样的风光也让到拉萨旅游的人们多了一个以雪山为背景拍照留念的机会。
    主持人:王科长,刚刚我们说到的降雪出现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对于我们国家的其他地方来说,本周有哪些主要的天气现象呢?
    王建林:在上个月末,我国东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维持着轻雾或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大雾垂直厚度超过400米。
    主持人:大雾这个话题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关注过很多次,特别是在10月份的那几次节目中。那么,现在进入11月份了,大雾天气还在持续吗?
    王建林:是的。像11月的这头几天,江苏的大部分地区就再次出现了大雾天气,局部出现了能见度在100米以内的浓雾。
    主持人:大雾天气的出现,自然会再次对交通带来影响。具体的影响都有哪些呢?
    王建林:大雾天气使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地区的航运、公路、铁路交通受阻。比方说,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这5个省的局部路段就因为能见度低,实施了道路封闭。另外,多地的航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误,像首都机场就有163架次航班因为雾气太重而一度取消。
    主持人:大雾不仅对交通出行有影响,近日还有报道称,持续的大雾导致北京整个10月份的空气质量仅有19天达标。应该说大雾天气下,空气质量也是明显下降了。
    王建林:是这样的。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们现在说到“雾”的时候,经常和“霾”结合在一起。像我们青岛,在10月26~31日,就连续六天出现了雾霾天气。应该说,随着城市的发展,霾出现的次数和频率也是越来越多了。
    主持人:是的,“雾霾”这个词现在的确是经常出现。单从字面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天气下,除了雾以外还有霾,这两种天气现象是共同存在的。
    王建林:是的。雾和霾,都能使能见度降低,但是二者成因不同。雾主要是因为水汽凝结,形成能见度降低的现象;而霾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出现了大量的微粒、浮尘,使能见度降低的现象。
    主持人: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区分雾和霾吗?
    王建林:应该说,有时候很难清晰地划分雾和霾。大家可以简单地从色彩来判断。雾主要是偏白色的,而霾因为成分不一样,有时候可能会有偏黄或者灰红色。另外,雾或是霾出现的时候,空气湿度是不一样的。出雾的时候空气湿度较高,在90%以上;而出霾的时候空气湿度要小一些,一般在80%以下。
    主持人:其实一般来说,我们出行时不需要对雾或是霾区分的很清楚,但我们要注意到它们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对我们自身健康的影响。
    王建林:是的。在雾霾天气出行时,大家要特别关注路况,注意行车安全。行车时应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车辆间保持安全距离,做好避让停车的准备。
    此外,晨练应该避开有雾的天气。我们都知道,雾气笼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大家在雾霾天气里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如果雾气或是雾霾比较重的话,戴口罩外出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老人和小朋友,这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利。
    主持人: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气象万千随我行》。大家可以通过发送短信,参与我们的讨论,我们的短信平台是0532-88885858。另外,您也可以进入青岛新闻广播的新浪微博给我们留言。如果您对身边的天气现象有疑问或是有需要气象专家解答的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今天做客栏目的嘉宾是青岛市气象台预报科科长王建林。王科长,上周我们介绍过,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受到了三股冷空气影响,那么这个星期,新的冷空气都对我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王建林:近期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强度都比较弱。具体到本周来说,11月2日,一股新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我国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等地迎来了明显降水。在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共同相伴之下,3日早晨,西北、华北出现降温,特别是甘肃、青海北部和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一带。随着冷空气逐渐东移,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降水天气过程,局部地区雨量较大。
    主持人:对我们青岛来说,本周也是有降雨出现的,应该也是受到这股冷空气的影响吧。
    王建林:是的。这次降雨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造成的。从3号夜间逐渐产生降水,5号逐渐结束,其中4号夜间的降雨相对比较明显。这次降雨整体是小雨量级,局部地区出现了中雨,像莱西的姜山出现了19.4毫米的降水。
    主持人:虽然说本周有雨水出现,也有弱冷空气影响,但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往年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但是今年的情况不一样,应该说这个周都算是比较暖和的。
    王建林:是的。这个周,我市的平均气温在16度左右,与常年相比高了3度左右。之所以出现气温偏高的情况,主要与冷空气影响位置偏北,对我市影响不大,以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关。
    主持人:那么展望下一周来看,天气还会是比较暖和的吗?下周岛城的整体天气走势如何呢?
    王建林:从形势分析来看,未来一周,我市将受到三股冷空气的影响,分别出现在8号、10号和 13号。下周我市的天空状况前期以晴间多云为主,后期以多云天气为主。冷空气影响期间,局部地区有阵雨。风向以偏北风为主,风力4级左右,不会出现大雾天气。未来一周的温度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当中,尤其是最高温度,市区最高温会逐渐降到15度左右,郊区会降到13度左右;最低气温方面,市区在8度左右,郊区在5度左右。
    主持人:看来下周的气温要走起下坡路了,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其实现在这个时候气温下降是大势所趋,毕竟从下周开始,我们都要进入到“立冬”节气当中了。
    王建林:是的。一说到“冬”,大家自然会联想到冷。人们常以凛冽的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立冬”就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的“立冬”出现在11月8日,下周二。
    单从字面来看,“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了,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立冬”时节,我国各地的气候和农事是有很大差别的。
    主持人:这个倒是很容易理解,毕竟我国疆土面积广大,各地气候各异。像我了解的东北地区,现在就应该是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了。王科长,我国的其他地区,现在都有着哪些特点呢?
    王建林:除了你刚刚说的东北地区之外,我们由北向南来看看。现在的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了;而江南地区现在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移栽油菜;再往南看,华南地区现在处在“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应该说,这些地区因为气温、气候的不同,农事活动也是各不相同的。
    主持人:这么说来,把“立冬”这天作为我国各地冬季的开始并不合适。
    王建林:是的,所以在气候学上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的。只有当连续5天的日滑动平均气温低于10℃,才算作是进入冬季了。这样也比较切合当时当地的物候景观。
    主持人:按照这样的温度划分,我们青岛一般会在什么时候进入冬季呢?
    王建林:从我市全市来看,入冬时间有北部早、南部晚的特点,前后相差了10天左右的时间。北部内陆地区一般在10月末入冬;南部沿海地区大多在11月上旬入冬;我们青岛市区入冬时间最晚,通常在11月上旬的后期入冬。
    主持人:那么今年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是可能提前入冬呢?还是推后呢?
    王建林:今年到目前来看,我市的深秋还是比较暖和的。刚刚也介绍过,未来一周的冷空气不是很强,所以今年岛城入冬的脚步来得要稍迟一些。
    主持人:其实不管是早还是晚,11月份我们终将从秋季迈入到冬季。在这个月里,会出现两个季节。
    王建林:是的。在青岛,11月份正是季节转换的时节,温度变化剧烈,温差加大,平均气温会从10℃以上逐渐下降到5℃左右。当有冷空气影响时,往往伴有很强的降温和大风天气,“一场雨一场寒”的感受更加明显,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凉,所以提醒听众朋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主持人:这个由深秋向初冬过渡的11月份,温度的起伏变化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景色非常美的季节。
    王建林:是这样的,现在正是欣赏红叶、欣赏落叶的大好季节,要在我市饱览这样的美景,大家可以先到郊外观赏,再回到市区来欣赏。
    主持人:这话怎么理解呢?
    王建林:一般来说,10月中下旬开始,崂山这样的地方就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与郊区相比,我市市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更加明显,秋天进城的脚步就要迟缓一些了。当山里的叶子快要落光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当中才刚刚焕发出浓烈的秋色。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八大关景区了,明黄的银杏、猩红的枫叶,即使散落到地上,景色都是令人心醉的。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即使叶子落到了地上,也别有一番景致,如此的美景也吸引着大家每年都去拍照留念。
    王建林:是的,深秋的青岛,落叶的树木还是比较多的。从10月末开始,垂柳就会落叶了;我们现在所处的11月上旬,紫丁香和毛白杨会落叶;到了11月中旬,刺槐和合欢落叶;11月下旬法国梧桐落叶。虽然说叶子落下让人有一些惋惜,但是树叶随风而起,纷纷扬扬的飘落,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主持人:是的,大自然的规律也让我们有了欣赏另一种美景的机会。感谢王科长的介绍,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气象信息,可以关注新闻频道在每天早7点30分和上午、下午的每个整点与气象台预报员进行的直播连线,在连线过程中,预报员会把第一手的气象信息播报给大家。另外您也可以拨打电话12121或是定制气象短信,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天气资讯。节目的最后再次感谢王科长做客《气象万千随我行》节目,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我是李默,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11-11/06/content_8999107.htm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532277.shtml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2011-10-31 06:32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在纽约中央公园,人行道的积雪已经超过7厘米。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罕见的提前降雪已致美国东海岸数百万人断电,纽约州有超过20万人断电。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杨学祥
    由于2011年8月拉尼娜现象的重现,国内外气象部门纷纷预测了今年的冷冬。很多网友询问最冷时间是在前、中、后哪一段?
    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我的初步判断为前期暖,后期冷,时间较长,有利于倒春寒发生。因为按照惯例冬季为12月至次年的2月,与实际的入冬时间有出入。
    美国10月的暴雪为我们揭开了谜团:今年冷冬提前出现,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冷冬都出现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阳黑子谷值年出现极寒,太阳黑子峰值年出现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强潮汐时期。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0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2010年5月消失,8月重现,预计在11月结束,2009年为太阳黑子异常低的谷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这些条件有利于冷冬的发生。由于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美国10月暴雪表明冷冬提前出现。
    根据近年的观测记录,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中国冷冬可能在11月至12月初发生,11月末到12月初有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可能性很大。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894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505430.html

上一篇:美俄克拉荷马州遭5.6级地震:环东太平洋地震带调整再次被证实
下一篇:阿富汗发生里氏5.5级地震:关注11月强潮汐组合

7 陈小润 钟炳 全嬿嬿 鲍海飞 周少祥 吴吉良 杨华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0: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