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fa196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gfa1965

博文

给博主“小屋清风”的几点建议

已有 3148 次阅读 2011-11-8 04:45 |个人分类:地质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清风

近期浏览刘继顺老师的文章《浙江淳安银山超大型钪矿“炒作浮云”》(2011.4.14),感觉老师治学还是那么严谨,对炒作矿产资源现象的深恶痛绝(其实,浙江地矿局官网上还有关于发现超大型钪矿的信息,这是典型的炒作,并有扰乱经济秩序的嫌疑)。不料想,在2011年4月18日即有网友“小屋清风”发了《寻根问底:对刘继顺教授“炒作浮云”一文的回应》的博文,看了这个回应的博文(当然,刘老师不可能再来个回应的了),实在是忍不住想说两句,一来写出对《回应》中几条说明的个人理解,二来对博主“小屋清风”提几点建议。
一、对《回应》中几点说明的个人理解
1、银山矿区在2010年8月前所作的工作,是对银铅锌多金属矿所作的,对钪元素的工作压根就没有涉及,只是在2010年下半年由浙江地矿局一大队的队长和总工到云南参观考察后的要测试一下其他元素,且并没有有针对性的研究钪元素;况且,对这个银铅锌多金属矿的普查工作,也才刚刚进行了少量的钻探揭露。所以说,要获得70吨的钪矿床,时间是“如此短”。
2、评价一个矿床的大小,国家是没有规定要多少钻探量。但本矿床暂定为矽卡岩型矿床,表明其矿体形态是较复杂的,需要较多的工程量(钻探或坑探)予以揭露,这方面可参考行业标准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3、银山矿床现发现四个矿层,主矿体为2号矿体,呈鞍状,其他矿体规模均较小,不是《回应》文中的“厚度较大的层状矿床”。
4、主矿体钪品位为14g/t,刘继顺老师文章中用括号说明可能是三氧化二钪,可能《回应》博主没有仔细查看原文。
5、钪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大学教科书《地球化学》一书给出了三个数值,最低为16ppm,而《回应》中说“一般认为是4-6ppm”,没有说服力。
6、钪的提取途径很多、工艺也日趋成熟,其利用也越来越广阔;但从勘探单位的计划和发表的文章中,似乎没有进行钪的赋存状态的研究,况且,对该矿床中这么低的钪含量来说,进行钪的赋存状态的研究,似乎没有意义。
7、伴生元素,只要能被有价值的提取,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是可以提取并最终计价的。刘老师的意思可能是说,浙江的这个银多金属矿,特别强调还不知道是不是有益伴生元素的钪,现在来计算它的潜在价值是没有意义的,而《回应》文中是混淆概念了。
8、关于提到的刘老师文中的关于时间的笔误,笔者研究了一下,没有笔误,可能是《回应》文中没有注意原文的逻辑性。
二、给“小屋清风”的几点建议
1、作为与地勘行业沾边的记者,多少应该了解一些地质成矿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就不要报道或评论者方面的东西了。
2、写关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的东西,最好找一下这方面的专家给把把关。文中说电话联系并采访了熟悉这个矿区的有关专家,但有一篇矿区工作人员发表的文章《浙江西北银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成矿期次的初步研究》中压根就没有提到钪元素的情况,更不会给出一个“超大型钪矿床”的结论了。
3、刘老师文中是指“个别媒体报道水准太低,职业素养不够”,不是指的整个媒体,我觉得说得很中肯,先生您能虚心接受吗?
4、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地质工作并不是“自娱自乐”的状态,全国有十几所地质类的大学,地勘单位分布于石油、化工、煤炭、有色、冶金、核工业等系统,各矿业大公司内均有地质部门。但地质是个艰苦的行业,确实需要媒体报道和支持,只是报道的记者朋友能熟悉这个行业就行。


https://m.sciencenet.cn/blog-645608-505730.html


下一篇:介绍下苏丹的区域矿产特点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