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刘建林 独上高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博文

韩语课小记

已有 7520 次阅读 2011-11-8 15:21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office, style, 英语交流, 学韩语, 韩国的

    在韩国呆了半年之后,我决定学韩语了!一开始,觉得韩国的国际化程度很高,用英语交流就足够了,并且可以锻炼一下口语水平。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韩国人英语普及的程度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高。韩国学生在实验室里大都是讲韩语,据说有的实验室每周讨论汇报的时候也用韩语。最近我去参加韩国的机械工程年会,分组报告几乎都是用韩语,听报告时我就像个睁眼瞎子一样,非常痛苦。我有几次出去办事问路,用英语问“subway”这些基本的词他们都不懂。还有一次,我们几个人想打车回到BK公寓,结果同行的几个人都不懂韩语,最后还是不敢打车,仍然走原路回到地铁。最麻烦的是去买菜,有一次那个摊主竟然给我多算了1万韩元!幸亏当时同行者有一个人懂韩语,才避免了经济损失。

痛定思痛,感到不学不行了,于是准备学!正好暑假开始报名,并且有一个免费的晚间班。这个班的免费对象仅仅面向在首尔大做研究的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外国人,而对本科生、研究生则收费不菲,据说是50万韩元,大约3000元人民币!

我们这个班第一堂课去了14个学生,来自瑞士、德国、哥伦比亚、新西兰、马拉西亚、巴基斯坦、德国、中国等国家。老师是个美女,她讲了讲上课要求,比如迟到、早退、缺席等都要扣分;还有每堂课都要测试和进行Role Play,最后要通过期末考试才算及格。这第一堂课主要学习了一些韩语的基本知识,例如元音、辅音等。尽管是最基本的内容,但实际上是也是最重要的一节,因为这是入门的基础。韩国语的历史比较短暂,在1443年之前,韩国人用的也是汉语。韩语据说是世宗大王所创立的本国语言。韩语比较汉字而言,非常简单,单词数量也远少于汉字。它们没有拼音,每个笔画都有发音,然后可以组合拼出新词。实际上,简单二字贯穿于韩国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他们吃的食物非常简单,主要是泡菜,炒菜;房子也简单,有时候直接睡地板,景福宫里面甚至连床都很少;人际关系简单,更接近于西方习惯;与之伴随的结果是,语言也相对简单。当然这儿的简单是相对于我中华大国而言的,因为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确实是博大精深。

第一堂课是临时性的成员,从第二堂课开始,就形成固定的班级成员了。然后有两个美女老师,HyunChun小姐,每周轮流给我们上一次课。以后每周都要测试一次,学的词汇、句子也越来越多,难度也在加大。世界上的规律大致总是如此,由浅入深,到一定程度则形成平台,通过此过程的训练,水平才能得以提升。两个老师教的很卖力,但是学生水平却参差不齐。这个时候可以看出,中国人学习韩语还是很有优势的。很多词汇即便是第一次接触,但是通过发音也可以猜出其意思。韩语的笔画、语句顺序跟中文很类似,但是跟英语差别较大,所以看起来西方国家来的学生一时反应比较慢。

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比较艰辛的。我在韩语课的学习方面是花了很大功夫的。首先课前要预习,要把所有的词汇学一遍,然后对话提前听一下。每次上课都要提前半小时吃饭,这实际上打破了我平时的生活规律。然后提前二十分钟到达教室,抓紧时间复习、预习课程内容。每次课要持续三个小时,这样几乎每次都耽误了我跟家人网上视频的时间。当课程上到大约60%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科研压力逐渐加大,所以总是感到时间紧张,这个时候竟然萌生了退意。思之再三,决定还是咬紧牙停一停,不能半途而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终于在昨天晚上,完成了最后一课。我买了两袋瓜子分别送给了两外老师,她们实际上都是很真诚的。我对她们的劳动表示了感谢,并且最后鞠了一躬,完成了作为一个学生的礼仪。在课间的时候,我也统计了每位同学的联系方式。在多年以后,我想我还是有可能会回想起上课时的美好情景。幽默可爱的PaoloRabea,美丽的德国女孩Katharina,还有来自巴基斯坦的Hassan、新加坡的陈永益和蔡佳玲等等,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

蓦然回首,整个过程我一次课也没有缺席,从来没有迟到和早退,每次测验都在14分以上(15分满分),每次Role Play都认真准备、表演。在这个班里能够像我这样坚持到底的人,好像只有我一个。上课耽误了我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有得必有失。现在我去商店买东西,就理直气壮地问问奥玛已有(多少钱),见了面跟人打招呼阿你呀哈赛有,再见的时候也说上一句阿尼亚改赛有。甚至那天去大邱开会的时候,在路上我也用上了打听车站的韩语。

韩语课的时间尽管短暂,但却是一段有意义的时光,是我生命中所珍惜的美好记忆。完成这一门课的学习看似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做起来却很难。生活中的真理实则是朴素的。尽管艰难,但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人生中又有多少艰难的事情可以计数呢?突然之间,记起了十几岁时读过的汪国真的诗,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316-505920.html

上一篇:韩国谈吃
下一篇:孔子向礼于老子

7 杨龙 武京治 齐伟 张克明 潘夏辉 高绪仁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