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arles08 静水流深,宁静致远!

博文

听马红教授报告有感

已有 4470 次阅读 2011-12-5 00:23 |个人分类:灵感火花|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知识, 网络, 教授, 计划, 而且

周五马红教授的报告感触颇多:
感触一、是其科研计划的目的计划性、整体系统性!整个研究在他脑海里已经构建了整个研究的网络支架,将网络所有的支架庖丁解牛般分开后,每个支架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挑战性的课题,而他的团队已经在逐步实现其中的计划,这个大的花发育研究网络中的部分工作也包括他对同行工作的整理提炼。许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在完成一个课题后,经常有些小骄傲,但与马教授的大家风范相比较,真是无地自容因为我们的课题与之每个小课题比较都算是大巫前的小巫!!(当然许多徒有虚名的教授也是这样,小有一篇文章则靠着这个吃定一辈子)所以立意重要,眼光不仅要长远而且必须要“成竹在胸”。当然,一个领域做到最后最好是像马红教授一样,画出庞大研究计划网络支架图并用自己的团队逐步实现!
感触二、根据所得到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理论模型进行分布论证,不断纠正,每个步骤都经过分子手段、细胞水平等多个不同途径进行论证,逻辑清晰,论证有力!所以实验设计一定周密周全,严谨科学!
感触三、将最新的研究技术与进展与自己研究领域相结合。用的最好的就是他们的切片印染技术(没有提问,应该是荧光标记印染),能将每个基因的表达量和表达位置显示出来,技术应该是非常熟啦。而这在我们的实验室还很少应用。
感触四、马红教授在花发育这个领域中彻底研究到极致,就能连续发SCIENCE,NATURE,能在CELL上发综述,能成为大家,能成就一辈子的事业;我们农科院李振歧院士一辈子也只专心小麦条锈病,中国科学院谢联辉院士也只是专注于植物病毒的研究。任何一项研究领域中,做到最牛,研究到极致,都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不必心浮急躁,不必朝秦暮楚!脚踏实地都能走到属于自己的目的地!
 
 
 
人物履历  

1978-1979年就学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
  1980年被中科大送到美国费城Temple大学留学,1983年获学士学位
  1983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生物系攻读博士,导师:David Botstein
  1988年获博士学位
  1988-1990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做博士后,导师:Elliot Meyerowitz
  1990-1998年在冷泉港实验室担任PI
  1998-2002年在宾州州立大学担任副教授
  2002-2008年在宾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 研究方向  用植物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手段, 研究花发育分子机理及进化、雄性育性的分子调控、减数分裂基因功能、DNA 修复和重组基因的功能和分子进化、以及基因家族进化和功能及基因组的关系。 所获荣誉  2004-2005年 获得美国Guggenheim Memorial Fellowship (全美每年各学科总共有一百多人)
  2005年 获得美国 NIHSenior Fellowship
  2005年 获得宾州州立大学Faculty Scholar Medal
  2007年 获得宾州州立大学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Biology 荣誉称号(生物系仅一名) 学术成就  论文148篇,其中科研论文104篇,综述和评论44篇
  4篇Cell,1篇Nature, 1篇Nature Genetics
  5篇Genes & Development,
  8篇PNAS, 1篇EMBO Journal, 3篇Development,
  11篇Plant Cell, 6篇Plant Journal,
  7篇Current Biol., 1篇Genome Res., 2篇Nuc. Acids Res
  第一作者: 8篇; 通讯作者: 79 篇; 共同通讯作者: 9篇
  IF > 3 共110篇; IF > 5 共83篇; IF > 9 共45篇
  总共被引用次数(不完全): 5494次。 授聘仪式  
 
2008年6月25日,复旦大学新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授聘仪式在逸夫科技楼举行。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家马红教授从王生洪校长手中接过院长聘书,正式成为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史上第二位全球招聘院长;前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副校长金力与马红院长握手以示交接。授聘仪式由副校长陈晓漫主持。
  出生于1960年的马红教授是活跃于美国科学界的卓有成就的年轻华人科学家之一,科研成果丰硕。他发现了植物第一个编码G蛋白亚基,同时也是花同源异型框基因的共同发现者。近年来他着重研究植物生殖发育的分子机制,包括减数分裂和花粉发育。除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任Tenured Full Professor外,马红教授还担任《植物分子学》国际学报的副编辑以及《整合植物生物学报》的共同主编。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2687-514976.html

上一篇:网络是用来撒出去的?还是被罩住的“网”?
下一篇:征集下联!车行自修自行车!

4 黄晓磊 武京治 赵斌 张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4: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